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34|回复: 19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27 23: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在交通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两个交通流研究的课题组显示了他们扎实的功底,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醒目的先进成果,造成了很大的国际反响!
    首先在国际上取得较大反响的是中科大汪秉宏教授领导的交通流课题组!他们在国际上首次用平均场理论给出了Fukui-Ishibashi一维交通流模型的精确解!
    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呈现出显著的车流自组织临界性及从自由运动相到阻塞相的相变行为。由于交通流模型中车辆之间的复杂耦合相互作用所引起的高阶时空关联,采用传统的考察局域格点车辆占据状态的动力学演化方法,尚未有任何国内外学者得到过高速车辆的一维和二维交通流模型的相变基本图的精确解析描述。汪教授课题组摒弃传统思路,采用以相邻车辆距离为变量的全局动力学演化考察方法,通过完全严格的逻辑推理及统计力学细致平衡条件的运用,首次给出了允许高速车随机减速的一维交通流Fukui-Ishibashi元胞自动机模型相变基本图曲线的解析平均场方程,所得结果与模型的直接数值模拟可以精确地吻合。
    由于此项出色的工作,汪秉宏教授于2001年10月在国际交通流和颗粒流’03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
    同时,基于以上表述的成果,汪秉宏教授等人的论文(Cellular automaton traffic flow model between the Fukui-Ishibashi and Nagel-Schreckenberg models,Wang Lei,Wang Bing-Hong& Hu Bambi,Phy. Rev. E., 63(5)(2001) 056117)获得2003年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
   
发表于 2004-3-29 10: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Cellular automaton traffic flow model between the Fukui-Ishibashi and Nagel-Schreckenberg models,Wang Lei,Wang Bing-Hong& Hu Bambi”
第一作者和第三作者是香港和美国的。第二作者汪秉宏有三个通讯地址,仅第二通讯地址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怎么论文就算是中科大汪秉宏教授领导的交通流课题组的了?又得一等奖怎的了?
水寿松版主,加油!来点硬气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3-29 10: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这个贴子最后由水寿松在 2004/03/31 09:37pm 第 1 次编辑]

解释一下:
第一作者:王雷,汪秉宏教授的博士,毕业后去Physics Department and Centre for Nonlinear Studie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第三作者:胡斑比,汪秉宏教授的科研合作者,工作单位是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Houston, Houston,但为何又有上面那个单位,确实不知!
王雷博士在做这个允许高速车随机减速的一维交通流Fukui-Ishibashi元胞自动机模型相变基本图曲线的解析平均场工作时,为汪教授的学生,这是勿庸置疑的!
第二作者:汪秉宏教授,确实是中科大现代物理系的教授,即Center of Nonlinear Science and Department of Modern Phys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同时被两家单位聘为兼职教授,即CCAST (World Laboratory)和Department of Physic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这也是事实!
我只是把他们发在Phy.Rev.E上的文章挂出来的,汪教授学生当时的地址均已变动,就是以上的这些了!
目前这个板块内容进度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在审核这些资料,至少我要确保这些资料是真实无误的,所以我讲的这些话是有事实来源的!
无知者无罪,只是希望coolboy弄清一些事实以后再说,凡事要想的讲,不要抢的讲!
 楼主| 发表于 2004-3-29 10: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这个贴子最后由水寿松在 2004/03/29 05:37pm 第 1 次编辑]

这个资料就是相关文章,简单摘要如下:
题目:《Cellular automaton traffic flow model between the Fukui-Ishibashi
and Nagel-Schreckenberg models》
作者:Lei Wang1, Bing-Hong Wang2,3,4 ,and Bambi Hu1,5,
作者单位:1Physics Department and Centre for Nonlinear Studie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a
2CCAST (World Laboratory), P.O. Box 8730, Beijing 100080, China
3Center of Nonlinear Science and Department of Modern Phys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4Department of Physic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 China
5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Houston, Houston, Texas 77204
日期:Received 29 November 2000; published 20 April 2001!
摘要:We propose and study a one-dimensional traffic flow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of high-speed vehicles with
the Fukui-Ishibashi-type acceleration for all cars, and the Nagel-Schreckenberg-type ~NS! stochastic delay only
for cars following the trail of the car ahead. The main difference in the delay scenario between our model and
the NS model is that a car with spacing ahead longer than the velocity limit M may not be delayed in our
model. By using a car-oriented mean-field theory, we analytically derive fundamental diagrams of the average
speed as a function of the car density. Our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发表于 2004-3-29 10: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谢谢水寿松版主解释。
若部分成果是在中科大时做出的,则第一作者和第三作者应该把中科大的名挂上,就不会误导读者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3-29 11: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又错!
好像你没有发过文章??
文章刊登时只是挂你现在工作单位的名称,因为只是要求写出作者单位啊!并不是说你这方面工作在哪儿做的,就一定要挂那个单位,这样反而是会误导的哦!
发表于 2004-3-29 12: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这个贴子最后由coolboy在 2004/03/30 00:39am 第 1 次编辑]

再次谢谢水寿松版主解释。
可能各人,各单位习惯不一样。
http://www.lasg.ac.cn/cgi-bin/forum/topic.cgi?forum=2&topic=1420&start=15  
 楼主| 发表于 2004-3-29 17: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查了相关一些资料,再给予一点解释:
汪秉宏教授: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近代物理系博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及非线性科学中心副主任。为中国高等科技中心(世界实验室)成员,安徽省非线性科学学会秘书长,扬州大学理学院顾问及兼职教授,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兼职教授,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兼任《非线性动力学学报》编委。1995-2002年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香港浸会大学非线性研究中心、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台湾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访问,任客座研究员和访问教授。
这样看来,他那两个学生的工作单位就不难理解了!
汪秉宏教授个人主页上还有一些相关的介绍:http://lixy.ustc.edu.cn/detail.p ... 028&postid=2984
发表于 2004-3-30 16: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下面引用由coolboy2004/03/29 10:58am 发表的内容:
谢谢水寿松版主解释。
若部分成果是在中科大时做出的,则第一作者和第三作者应该把中科大的名挂上,就不会误导读者了。
的确如此。这才是符合行业规范的。所以会出现一个作者挂两三个单位的情况。
但是有的杂志会在作者下面只属一个单位,其他单位放在注脚做说明。
注脚做说明的单位,不一定会被SCI收录
发表于 2004-3-31 00: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下面引用由水寿松2004/03/29 05:36pm 发表的内容:
汪秉宏教授个人主页上还有一些相关的介绍: http://lixy.ustc.edu.cn/detail.php?siteid=996&tplset=schoolc1&pid=999&catalogid=1028&postid=2984
“汪秉宏,教授,博士生导师。1944年10月4日生于江西省婺源县。196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1982-1985年美国斯蒂文思理工学院物理系博士后研究。”
我所见到的美国博士后招收简章中都要求申请人(在博士后研究开始之前)有博士学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确有极少数中国访问学者在美国转读研究生,拿个博士或硕士学位回国的(记得有一位叫黄幼才:武汉测绘学院)。但无博士学位(汪秉宏拿过硕士学位没有?)而获得博士后研究职位,我是第一次听到。不简单,斯蒂文思理工学院物理系当时可能还冒着被有博士学位合格申请人起诉的风险。
发表于 2004-3-31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这个贴子最后由东东在 2004/03/31 09:18am 第 1 次编辑]

不装腔作势地顶帖,不作附和姿态的网虫偶喜欢!
也许风凉话“重要”,比如说泼泼冷水!
但是嘲笑地态度更不足取!
这样地态度正是coolboy表露的,当然还有鸭蛋里挑鸡翅的“勇气”!
一个对于事实了解不清楚的人说话总该有些底气不足吧,可是,看出coolboy有这样的勇气敢于质疑,却看不出有这样的底气来!
难怪斑竹说要你“想的讲,不要抢的讲”!可惜,好言的规劝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说到底,偶鄙视你的言语和口气!当然最重要的是——偶瞧不起你,这个人!
 楼主| 发表于 2004-3-31 19: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俺很奇怪东兄为何出此言论??
从coolboy的言语中,只是看出他很奇怪“但无博士学位而获得博士后研究职位”这件事!并无其他言语不恰当之处啊?
实际上,八十年代初的事,我们真正实际掌握的又有多少呢??
就说这件事吧!八十年代初国内刚刚开始批准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这种申请,苏州大学的苏教授(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用此名称代替当事人)当时只是申请硕士生导师,申请书递上去的时候,国家学位办的几位教授很惊讶,因为他们在同一领域做研究,深知苏教授能力已经够博士生导师资格了,而且他们学位办的几位教授自认为他们这些人的学术水平都比不上苏教授,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由他们评审苏教授的申请是不够资格的!!最后,经学位办的众位教授劝说,苏教授改为申请博士生导师并成功获得批准!
在我们现在看来,当然包括国内外的资料啦!申请博士后研究职位确实是需要本人先获得博士学位的,但是那个时候是否完全这样?
其实coolboy说是极少数是马马虎虎算对的,实际上应当是少数,是有一些学者在国外拿的博士学位,或是像汪教授一样,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
对此,我个人觉得东兄是用语不当!不过,对于这些个人事务,有何讨论意义?coolboy以为何?
少做这些无谓的猜想,踏踏实实做的事倒是很值得的!
再次重申,本版欢迎质疑、讨论!
发表于 2004-4-1 13: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这个贴子最后由coolboy在 2004/04/06 00:58am 第 2 次编辑]

“实际上应当是少数,是有一些学者在国外拿的博士学位。”
没错,约10%的比例。象南京大学的张世丰也是八十年代初访问学者转研究生,得博士学位。但他留下了。访问学者转研究生,得学位之后回国的,则是少数中的少数了。

“踏踏实实做的事倒是很值得的!”
与水寿松版主共勉。
俺实在是看了太多的类似於“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醒目的先进成果,造成了很大的国际反响!”句子中多半有水货之后的条件反射。国人可能一直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下,故已见怪不怪了。记得八十年代中期有一访问学者到普林斯顿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进修,为省下钱回国时买八大件,周末就外出挖野菜磨菇食用。结果野磨菇中毒,差点就把命给送了。当地华人捐款付了几万元医药费,命保住了,但肝给烧坏了,不能完成进修故提前回国休养。回国以后人民日报也就报道他了,如何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醒目的先进成果,造成了很大的国际反响,但心系祖国,断然拒绝高薪聘请,提前回国作贡献,哈哈。当时没有互联网,对这事知道清楚的我们也就只能笑笑而已。
在美国的一般大学,“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学者”,“访问教授”,其实是一挺虚的职位。但博士后则不一样,有大致统一标准(要博士学位,需推荐信等),蛮实的。二战时的两颗原子弹,使得物理系博士在五、六十年代很吃香。但到八十年代,由于过量的生产而过剩。物理系博士当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九十年代许多物理系博士开始适应,毕业改行已较普遍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4-1 14: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coolboy言之有理,当前,国内学术界圈子里的腐败、作假到底占到多大的成份,无人能知!
曝光的,浮上表面的是否真正算得上是冰山一角??恐怕倒真正很难说清楚!
在国内学术界,大多数学术研究者恐怕只是将科研做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非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作为谋生,自然生活要紧,这些个所谓的道德底线是否真的重要,是否继续要保持一尘不染的品性,自然再非重要之事了!
要是达到老一辈科学家,诸如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的境界,恐怕是扳扳手指头,全国的就可以指出来喽!
嘿嘿,加个链接:http://162.105.139.102/cgi-bin/L ... opic=290&show=0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5: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流理论国内研究情况介绍-专题3!

据报道:
汪秉宏教授的论文:《福井-石桥交通流模型的统计力学处理》
获得第四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