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33|回复: 8

大家分析分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2-6 19: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春节期间最大新闻就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恰好我原来博士论文是针对再入飞行中的真实气体效应问题的,因此就特别关心。从目前新闻线索分析直接的原因是防热层损坏造成解体,也有人说是NASA管理混乱造成事故发生。前几天看到陈懋章老师的一个分析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故障和太空垃圾撞击这两个因素,而日本的一个分析说是疲劳造成机体破坏。不过从以色列宇航员拉蒙的照片上看,撞击造成的断裂可能是主要原因。
发表于 2003-3-3 20: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分析分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不管什么原因,毕竟太可惜了啊!!!
站长,请问,您是那里的????
 楼主| 发表于 2003-3-4 13: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分析分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原来在北航读博士的时候就是研究再入流动的,当时做的博士论文里面的第一章就是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飞行中出现的“俯仰异常”现象开头,然后谈到再入环境的险恶,以及真实气体效应问题,等等等等。因此,对“哥伦比亚”号颇为关注,也感觉很惋惜!
最近几天网站上有些新的报道说“哥伦比亚”号最后一次飞行失事前23小时就有NASA专家指出“哥伦比亚”号可能出故障,可是却被管理层忽视了,更是感觉可惜,如果早做准备,7位宇航员可能会生还,当然也有很多人争辩说即使早发现也无法挽救宇航员的命运,谁知道?历史总是无法按假设重来一遍的,现在最现实的问题是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可能会带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这个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
 楼主| 发表于 2003-8-27 10: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分析分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NASA的最终调查报告出来了,证明发射时掉落的一块泡沫塑料击中左翼导致的裂缝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层没有吸取“挑战者”爆炸的经验,将一些小问题看作无关痛痒,因此不予理会是另一个原因。
泡沫塑料击中左翼后,在左翼面造成裂缝。在重返稠密大气层的过程中,绕流中的高温气流(2000K左右)进入机翼内部,烧毁了左翼内部的传感器(因此左翼信号丢失),左翼同时因受热变形而导致阻力增加,同时强度下降,最终在60公里高度附近失去控制,并解体坠毁。
这次事故同时反映出航天飞机上应急措施也是十分欠缺的。比如,如果在左翼裂缝形成后,能够采用技术手段在轨道上对左翼进行检测修补,或者派出其他航天飞机对机上成员实施救援,都可以避免和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但是从事故发生的过程看,首先管理层忽视泡沫撞击的影响,并拒绝对撞击造成的影响进行检测。同时,据报道称机上没有修复类似小故障的技术手段。最后,地面上其他航天飞机从准备到升空最少要一周时间,所以基本上没有实施救援的可能。
 楼主| 发表于 2003-8-27 11: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分析分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转贴】哥伦比亚号事故报告出炉 美国家宇航局饱受指责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在经过数月调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独立调查小组8月26日公布了关于航天飞机失事原因的最终报告。报告指出,是美国国家航天局长期以来在安全问题上的放松和疏忽导致了这起悲剧的发生。
  报告说,导致“哥伦比亚”号事故的技术原因,是这架航天飞机发射升空81.7秒后,外部燃料箱外表面脱落一块泡沫材料,撞击导致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热保护系统形成裂孔。

    今年2月1日,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超高温气体得以从裂孔处进入“哥伦比亚”号机体,造成航天飞机解体。
  这份独立调查小组完成的长达248页的报告指出,美国国家航天局缺乏“高效的检查和评估机制,没有一个独立的安全计划,而且从未表现出一个高科技机构所应具有的特点。”报告称“这架航天飞机的设计构造使宇航员们在事故发生时完全没有可能幸存”。
  报告中还表示“国家航天局的组织作风在这起事故中应负起的责任和那块脱落的泡沫绝缘板一样多”。调查小组称航天局的官员们在事故发生前几个月就知道后来导致事故发生的绝缘板曾经在一次发射时从航天飞机的油箱外脱落,使油箱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与高温接触,但这些情况并未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调查小组成员之一的巴里少将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国家航天局)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后在安全问题的态度上并没有做出多大改进。”而独立委员会主席、美国退役海军上将格曼今年6月份也做出了相应的暗示。当时格曼表示:“报告的大部分内容(可能占一半的篇幅)将会讲述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不会教NASA应该如何管理,但我们会告诉他们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报告最后指出,长期以来,美国宇航局一味追求航天飞机的发射进度,安全管理日益松懈,再加上受资金短缺问题困扰,结果导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毁灭。并且“委员会确信,如果此类长期、反复出现的缺陷得不到解决,下一次事故将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巴里少将所说的:“国家航天局在资金,日程安排和安全问题上出现了冲突。不幸的是,他们最终舍弃了安全。”(大宝)
发表于 2003-8-27 13: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分析分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航天事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不可接受的结果。
这不,前几天巴西又发生了运载火箭的爆炸。
也不知道中国的神舟5到底会怎么样,心里没底。。。
 楼主| 发表于 2003-8-27 20: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分析分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中国航天的安全记录一直不错,我们对他们应该有信心!
 楼主| 发表于 2003-8-28 09: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分析分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转贴】“哥伦比亚”号事故原因调查:NASA文化毁了它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幸爆炸坠落近7个月后,事故调查小组于当地时间8月26日公布了失事原因的最终报告,称“哥伦比亚”重演了“挑战者”的悲剧,而其“责任人”有三个: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国会和白宫。
  NASA一直宣称没有安全问题

  今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灾难发生后,美国政府成立独立小组调查事故原因,历时近7个月,动用2.5万人,耗资2000万美元,总结报告长达248页。在对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纳州收集来的8.4万片飞机残骸进行分析后,调查组得出结论:是“NASA文化”毁了“哥伦比亚”号。报告警告称,如果NASA再不改弦更张,那么“悲剧将会重演”。
  报告指出,导致这架航天飞机解体的直接原因是:“哥伦比亚”号发射升空81.7秒后,燃料箱外表面脱落的一块泡沫材料撞击到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热保护系统,形成裂缝。当“哥伦比亚”号重返大气层时,超高温气体从裂缝处进入机体,直接导致航天飞机解体。但是,报告毫不客气地强调:“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疏忽,和那块泡沫一样致命!”
  国会和白宫难辞其咎
  调查报告认为:“凭借‘哥伦比亚’号现行的设计构造,宇航员们在事故发生时根本没可能幸存。”而美国航空航天局没有独立的安全计划,缺乏“高效安全文化”和有力的制衡机制,不善于学习和总结,从未表现出一个高科技机构应当具备的特点。
  调查小组称,“哥伦比亚”号在太空飞行期间,NASA的工程师就已经知道其左翼在起飞过程中曾受到泡沫材料的撞击,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而且当时也有办法补救,但这些情况并未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这说明,造成“哥伦比亚”号解体的并非技术原因,而是因为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因此报告严厉指出:“在这起事故中,航空航天局的组织作风与那块脱落的泡沫绝缘板应负同样责任!”
  报告还指出,航空航天局一共丧失了7次解决问题的机会,而管理层并没有从惨剧中吸取教训,他们还反复强调称,NASA内部没有安全问题,“哥伦比亚”号事故是无法避免的。以为自己拥有强大的安全文化,这就是NASA最可怕的“盲点”。
  调查报告除了追究NASA的责任之外,还将美国国会和白宫也“数落”了一番。报告指出,10多年以来,NASA都在奇缺的预算中挣扎。据统计,1993年到2002年之间,NASA预算分文未加,但其实际购买力降低了13%。
  但另一方面,也是在过去的10年中,NASA承受了国际空间站的压力,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NASA不得不大量裁员,1991年,NASA的全体员工和雇佣工人共3.2万人,而到了1997年就只剩下1.9万了。
  报告中写道:“白宫、国会和航空航天局高层不断施加压力,要求减少或冻结航天飞机的操作费用。而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安全和技术支持被耽误,航天飞机的构造得不到及时改进。”
  另外,为了赶进度,NASA不惜一次又一次地冒险,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侥幸心理”中,“哥伦比亚”号的7位勇士永远地留在了蓝天……
  “挑战者”的回声
  “哥伦比亚”号事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1986年坠毁的“挑战者”号,造成7名宇航员丧生的那次事故也源于航空航天局的疏忽大意。独立调查报告将两起重大事故相提并论,称“哥伦比亚”是“挑战者”的“回声”,再次为NASA和美国政府敲响警钟。
  在航天事业中,最重要的应当是安全和生命。然而调查小组成员之一的巴里少将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后,航空航天局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在安全问题的态度上并没有做出多大改进。”美国航空航天局一味追求航天飞机的发射进度,安全管理日益松懈,再加上受资金短缺问题困扰,最终导致“哥伦比亚”号带着问题上天,不幸毁灭。调查委员会警告说:“如果这些长期、反复的缺陷得不到解决,下一次事故将是不可避免的。”巴里少将还在新闻发布会上一语中的:“国家航空航天局在资金、日程安排和安全问题上出现了冲突。不幸的是,他们最终舍弃了安全。”
  遇难者家属满意调查报告
  虽然事故已过去半年多,但“哥伦比亚”号两位牺牲的女性之一、劳瑞尔·克拉克的丈夫乔纳森·克拉克提到妻子时依然黯然神伤,他说:“劳瑞尔留在我心中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她的微笑,露齿的微笑。”
  对于调查报告,克拉克已等待了7个月,他对报告的深度表示满意。在所有遇难者家属中,克拉克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名外科医生,在“哥伦比亚”号上天时,他也在指挥中心任职。他说:“当时我也在场,也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也曾读到了那份(有关安全问题的)报告,我跟其他在场的人一样,都是有罪的,因为我们没有站出来问:‘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克拉克认为,如果NASA能够改善其文化,则是对妻子最好的缅怀。而面对记者,克拉克也坦然地承认,钱是NASA面对的重要问题。
  张楠(中国日报特稿)
发表于 2003-9-7 21: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分析分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记得当年看中国的一次卫星发射,好象因为技术原因,发射失败了,不过并没有爆炸什么的,就是点火点不起来,现场的主持人脸吓的惨白!
航天事业是个危险的事业,我们今年毕业的一个同学去了西昌发射中心,祝他好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