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周华

明后天上海地区有活动,欢迎参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5 09: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10: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esoft 于 2012-10-25 09:18 发表
北大吴望一《流体力学》
北航吴子牛《空气动力学》
我看过这2本书,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深入浅出,宏观微观历史,都写得很好。
没见过这些人。
...
真的怪了,都是姓吴,是什么关系呢?还有中国三钱?


北航还有吴礼义先生,可以凑个中国流体十吴。
发表于 2012-10-25 12: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子牛~
发表于 2012-10-25 12: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啊,这几个吴可不要跟三钱比。如果要比,后面的话就不好听了~
发表于 2012-10-26 09: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还在讲复杂流动诊断理论。怎么现在不少“名“人都喜欢自说自话?
发表于 2012-10-26 09: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去,但期待他们力作。
发表于 2012-10-26 10: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通流 于 2012-10-26 01:19 发表
居然还在讲复杂流动诊断理论。怎么现在不少“名“人都喜欢自说自话?


呵呵,你了解复杂流动诊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11: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nesupeng 于 2012-10-25 12:49 发表
不过啊,这几个吴可不要跟三钱比。如果要比,后面的话就不好听了~


别这么说,人家自己又没有想跟三钱去比。要是对什么人都这么看的话,那普朗特也不算什么,哥廷根大学好几十个诺贝尔奖得主,其中就不包括普朗特,是不是我们因此就有理由说普朗特几句不好听的话?
发表于 2012-10-26 19: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onesupeng 的帖子

你如果了解的话,你可以跟大家讲讲啊?
发表于 2012-10-26 22: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华 于 2012-10-26 03:17 发表


别这么说,人家自己又没有想跟三钱去比。要是对什么人都这么看的话,那普朗特也不算什么,哥廷根大学好几十个诺贝尔奖得主,其中就不包括普朗特,是不是我们因此就有理由说普朗特几句不好听的话?


呵呵

我的意思是,一比,可能有的同意,大部分不同意,一说理由,那么就不好听了
发表于 2012-10-26 22: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通流 于 2012-10-26 11:14 发表
你如果了解的话,你可以跟大家讲讲啊?

因为我不了解透彻,也不确定这个东西是否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也不确定这个研究毫无价值,所以不会带有相当鄙夷的态度。我看到你用那个口气,以为你了解,所以是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的。
发表于 2012-10-26 22: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在国内混的挺好,我就不要多说了。所以,我只好说,那东西已经超出了我的水平了。

我说的“自说自话”的意思就是,这东西到现在,还是他本人在提倡,几乎没什么反响。
发表于 2012-10-26 22: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nesupeng 于 2012-10-26 22:27 发表


呵呵

我的意思是,一比,可能有的同意,大部分不同意,一说理由,那么就不好听了


这种比较不会带来什么新知,所以我觉得没什么意思,我们还是专注学术问题为好。BTW,今天下午我去复旦听了吴介之先生的讲座,果然是讲Helmhotz分解,胀量、涡量加熵,然后是一些工程应用案例,说明你对他还真是很了解。不过也难怪,从吴先生的讲座中可以看出,他跟中科大合作较多,讲座中也提及陆夕云等老师的工作。
发表于 2012-10-26 22: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通流 于 2012-10-26 22:39 发表
人家在国内混的挺好,我就不要多说了。所以,我只好说,那东西已经超出了我的水平了。

我说的“自说自话”的意思就是,这东西到现在,还是他本人在提倡,几乎没什么反响。


这个“复杂流体诊断技术”从吴先生的介绍来看主要是在后处理过程中通过提取一些特征量来显示流体的特征结构,从而为流体控制提供一个依据。我们平时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往往是下意识地在做这件事,听了下午的报告,感觉这里面还有很多理论的东西值得挖掘,也算是今天的一个收获。
发表于 2012-10-26 23: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三个吴老师,一个提倡三分解,多个场合宣传和演讲;一个提倡所谓的涡量空气动力学;另一个其实近年强调优化。这个国内低速流动模拟方面的人,做得比较前沿的,大体上是了解的。

吴介之老师提到科大的工作,主要是和他科大合作的两个文章,POF和JFM,实际上是使用别的积分代替沿固体边界积分计算物体受力情况。这样做主要是避免壁面附近因计算精度(数值模拟)和测量精度(实验)带来的误差。例如测量固体边界层内部的流动等,或多或少影响原来的流动状态,而测量远离固体壁面的区域,这种影响则明显下降。尤其在测量复杂、运动物体的时候,这种优势更明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