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27|回复: 4

[消息速递]保留自行车道,紧要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2 12: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保留自行车道,紧要吗?


(2006-06-21 07:58:14)

搜闻解事

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的中国,如今“汽车热”不断升温,城市中机动车道不断拓宽,自行车道却在萎缩甚至消失,然而,交通却依旧拥堵。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表示,中国应保持自行车的数量,并确保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便利通达。“自行车道”再次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在我们许多人的记忆中,自行车曾几乎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大人上班,孩子上学,出行全靠它。近年来公共交通事业在发展,私家车越来越多地走进家庭,骑车的人少了许多。这种变化在厦门也十分明显,公交那么方便,加上丢车也丢得厉害,于是大伙儿就作罢了。

前不久,为响应环保组织的倡议,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从家步行6公里上班,并表示“以后每个月都至少确保有一天不开车出行”。有媒体质疑这是在做秀,但无论如何,这位副局长的行动再一次提醒着我们,城市环保,刻不容缓。今年6月5日,北京举行大型公益环保活动——“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每月少开一天车”,包括车友会、私家车主、民间环保组织、大学生环保社团等约25万车友当日不开车,选择了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对环境日的自省和反思。

另一方面,油价继续持高,困扰着有车一族,许多以车代步的人也感觉运动少了,体质下降了,一度遭到冷遇的自行车又被人们重新重视起来了。

记者这几天注意了一下路面的情况,发现骑车的人不在少数,有以此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的,也有将骑车当作运动休闲方式的。总之,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和行人几乎在每个路段一并存在着。

自行车近来在美国备受青睐,油价的飞涨让“汽车王国”的上班族义无反顾地将目光投向了自行车,主要原因不仅仅是省钱,还有环保和健身,一项法律还规定骑自行车上班的员工可享受一定税费减免。

然而据记者观察,在厦门,骑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禾祥西路,一位在人行道上推着自行车的年轻人告诉记者,骑自行车其实挺麻烦的,有的人行道上停着汽车,就只能下车来推。在湖滨南路,记者看见,在公交专用道上骑自行车的人不少,但旁边一辆接一辆公交车进站停靠,看来危险系数还不小!

几位骑车的市民告诉记者,现在有些路段正在改造翻修,真担心非机动车道会被挤掉,如果要和汽车混行,自己的安危没保障,骑在人行道上又担心撞到行人。

在厦门,有一群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在他们眼里,环岛路和东坪山都是自行车运动的好地方,有位叫大臣的车友介绍说,在厦门岛内,爱好自行车运动的人不少,但大部分活动还属于民间组织。市区如文园路、中山路等地,骑车还是不太合适的。他认为,公共交通主要路段确实应该保证机动车通行,非机动车道让路也是理所当然的,但要缓解交通压力,保护城市环境,就应该大力提倡公交和自行车,他希望现有的非机动车道能够保留。

--------------------------------------------------------------------------------
百姓擂台

支持

建设生态城市之需

huanbao:自行车道恢复并保留,对建设生态城市非常重要。骑自行车既能锻炼身体,又有利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江南榕:恢复自行车道,提倡用自行车做市内短途的交通工具,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让厦门的天空更加碧蓝;骑自行车出行,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可以锻炼骑车人的身体;众多的市民骑车出行,还可减轻公交系统的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骑自行车有益健康

罗文明:应大力提倡骑自行车。汽车尾气已成为严重的污染源之一,也是造成城市夏天燥热的帮凶。骑自行车还有利于身心健康。根据国际调查机构统计,在世界上各种不同职业人员中,邮递员的寿命最长,其中一个原因是经常骑自行车传送信件。骑自行车还可以促进心理健康,使人心旷神怡,转移烦恼。

李世伟:中国是个自行车大国,骑自行车不仅环保而且又可锻炼身体。因此城市道路的发展,不应取消自行车道,剥夺骑自行车人的权利。城市道路建设要考虑现代化发展需要,同时也应考虑老百姓的需求,最大限度以人为本,才是城市建设的理念。所以在现阶段城市取消自行车道为时尚早,还不符合国情和市情。

期待最美自行车道诞生

阳春白雪:在国人心中,川流不息的汽车在摩天大楼之间奔驰是西方文明的象征,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都有这样的变化:楼房变高了、汽车变多了,越来越同质化。到头来才发现这种学习无异于邯郸学步:本来的特色被破坏殆尽,又出现诸如堵车、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而鼓浪屿则另辟蹊径,没有一辆汽车,然而其优美整洁的环境、独具匠心的建筑风格“熏得游人醉”,还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城区。相信几乎所有的游客来厦门看的不是摩天大楼,也不是疾驰的汽车,而是冲着她有独特的南国情调、清新的空气、带着腥味的海风,很欣慰厦门保留了这一传统。以后私家车的数量肯定还会大幅增加,由此带来的空气质量的变坏是可以预见的,因此应该控制汽车数量、鼓励市民骑自行车上下班,那么恢复自行车道应是必要的。期待中国最美的自行车道在厦门诞生,并成为游客们旅游之首选。

厦门城小适合骑车

萱草:骑自行车能缓解能源压力,现在油价、电价、煤气价格节节上涨,而自行车除耗体能外,不耗以上这些能源。再次,符合国情需要,无论如何,有车族毕竟是少数,中国一向是自行车大国,突然取消自行车道,让位于机动车,剥夺了自行车消费群的权益,在厦惟一一次骑车经历,后面紧跟一辆要停靠路边的中巴,被追了很久,冷汗直冒,从此再没骑过自行车。另外,厦门地形相对平坦,城市也小,适合骑车。

给骑车族提供路权

吴秀华:我爱骑车出行,不管大事小事,能够骑车就骑车。我细数一下我的婆家和娘家两头的亲人,骑车外出的就有十几号人。其中也不是买不起轿车,而是爱骑车的简便和干净。爱我厦门,就应该让她的空气更清新些,容置量更少些,小城的模样也就更靓丽些,凤凰花也就会开得更鲜艳些。所以,给爱骑车一族提供行路权,是百姓的需要,城市美丽的需要。

反对

环保不是非得骑自行车

王珍琛:从环保的角度看,提倡骑自行车无疑是个好主意,但是,这并不符合厦门的市情。首先,城市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崇尚快捷的交通工具;其次,自行车淡出人们的生活,大量丢车是主要的原因,我家丢了8辆自行车后,我就不再买、骑自行车了;第三,厦门的公共交通网络相对合理,市民出行方便。我现在出门有三种形式:凡步行不超过半小时的,一律步行;超过半小时的,只要公交车能到达就坐公交车;有急事或公交车不能到达就“打的”。我这“出门三部曲”也很环保吧!

自行车道浪费土地资源

朱建文:如果30%的人骑车上下班,厦门大概得有20多万辆自行车,按照一辆车占用面积0.2平方米来算,得4万平方米,再考虑停车场地需要,保守估计得用掉大约10万平方米的土地。寸土寸金的厦门能有这么多地吗?再说老百姓好不容易过上有汽车的幸福日子,能忍心让他们回到过去吗?社会发展的标志就是以车带步,再退回从前于情于理都不可取。解决能源稀缺,应通过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寻找其他的新能源产品来实现,或制造出不使用石油资源的交通工具。环保是重要的,但环保汽车应该比环保自行车更有意义。如果能让自行车道变成漂亮宽阔的人行道才是最好的选择。

云语:我觉得厦门不必大力提倡骑自行车。一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房价的高涨,很多市民选择了住在岛外或者郊区,而工作地点一般又在岛内,家与单位的距离越来越远,自行车显然无法满足需要;二是厦门有较为便捷的公交体系,市民出行比较方便,恢复自行车道无疑会挤占本来就有限的道路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公共交通产生不良影响;三是厦门的气候不适宜骑车,夏天日照强烈,长时间骑车会损害骑车人的身体健康,而冬天的大风也容易对骑车人的安全产生隐患。

自行车最好用来休闲锻炼

洪旭晖:提倡骑自行车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我们的城市正日新月异的向前发展,有些道路两旁就是人行道和盲道,一旦要恢复自行车道,又得大动手术,容易引起交通混乱。自行车最好用来休闲锻炼而不要提倡作为交通工具,关键还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或捷运系统,不能因为生态环境的需要,就提倡重新使用老旧的交通工具,按这样的逻辑,我们是不是要回到刀耕火种的时代?

--------------------------------------------------------------------------------
专家观点

别忽略自行车一族

傅广樟(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会长):从人性化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看,不应该取消自行车道。和谐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条件,既然有自行车一族,就应该顺其自然,并且关心这个群体。因此,在道路规划时,应该将这个群体考虑进来,保证他们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利。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专门设置自行车专用道无法实现,至少应该保证自行车能够在人行道上顺利通行。世界上好多国家都开辟了自行车道,在厦门这个面积不大的城市,可以提倡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这对广大市民的健康、城市环保及节省燃油资源都是有好处的。自行车停放等相关配套建设也必须跟上。

简单恢复也不妥

王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生态文学和环境政策):城市中一些非机动车专用道被取消,的确是忽略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为简单的恢复也不妥,尽管这一动机是好的。

汽车工业如此发达,加上汽车数量与日俱增造成的尾气污染,如此环境下提倡大家都来骑车,这种苦更难受,不如不骑。我想城市中解决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关键还在于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公共交通,另外也可以参照国外的做法,在一些有条件的小巷里设置专用的通道仅供自行车和人通行,并连成环线,这样如果上班骑车,只要绕一点路,也能安全行驶。如果可能,尝试在一些配套完善的大型社区内限制汽车,提倡骑自行车和步行。

--------------------------------------------------------------------------------
短信快语

139****1535 骑自行车既节约能源又环保,也可以缓解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压力,是应该提倡;自行车道要恢复,使道路更安全!

130****8658 交通管理、道路规划者不要悄悄取消自行车道而把自行车赶上人行道,发达国家还保留在用,发展中的我国现在就跃进到轿车时代?这太脱离群众实际情况了吧!

136****1302 厦门应该增加自行车道,而且政府部门还要鼓励广大市民多用自行车代步。这样有利于城市的环保,还可以全面提倡自行车健身运动,到时说不定还可以组织自行车环岛赛。这样可以使厦门成为一个绿色、环保、健康的城市。

136****6345 本人认为应该恢复自行车道!现在就是想骑车也没条件:1、车子容易丢;2、现有的自行车道已大部分被汽车占道停车。

137****3141 开汽车的人有汽车专用道(公路),骑自行车者同样是纳税人,也应该有自行车道!恢复自行车道很有必要,这样才能让自行车族与汽车族享有平等的行路权!

138****9086 我觉得应该恢复自行车道,现在骑车的人有很多都骑在机动车道上,既不利于交通管理又危险。

139****2308 令人不解的“恢复”。人民喜用方便、环保、健身的自行车。请政府恢复他们在城市的通行权,别忘了他们也是纳税人!马路设施的投入也有他们的一份。

0592****768 厦门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近年空气质量下降与汽车数量的增长是分不开的,厦门市区应该大力发展公交和提倡骑自行车。

135****5893 是否还自行车“路权”,要看不同的市情而定。有的城市自行车如蚁,依旧路畅;厦门则只会给拥堵不堪的交通火上加油啦!主持/刘筠

(本版所登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来源:厦门日报)
发表于 2006-6-23 02: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息速递]保留自行车道,紧要吗?

我觉得要根据不同的城市采取不同的措施,不能一概而论。象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应该更多地通过发展公交来解决交通拥堵和环保问题。毕竟自行车只能对短距离的行程具有吸引力。而对于一些小城市而言,应该更多地给自行车交通留有空间。
 楼主| 发表于 2006-6-24 12: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息速递]保留自行车道,紧要吗?

为自行车留条道
http://xmwb.news365.com.cn/yw/t20060623_988718.htm
    汪堂家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最近针对一些城市取消自行车道公开表态,国家坚决反对这一做法,已明令恢复。政府部门表态很及时,挤占甚至取消自行车道的趋势如果得不到遏制,我们将后悔莫及。
    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今天依然保持着这一称号。自行车作为经济实用的交通工具早已遍及城乡,它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骑自行车上班仍然是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在公共交通尚不发达的我国,自行车的作用不可小视。在一些大中城市,即便家家买得起汽车,自行车道仍有保留的必要。这样做的理由很多:
    首先,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大,道路狭窄,停车空地小,人均道路面积少得可怜,用私人汽车来代替自行车作短途交通工具不仅很不经济,而且使道路难以负荷。可以想象,假如上海和北京的每个家庭都有人开车上班,马路会拥挤成什么样子。
    其次,大量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而且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今天欧洲的一些城市为了减少污染和缓解交通拥挤甚至不得不强行限制私人汽车进城。瑞士的苏黎世曾试图根据车牌号的单双来决定星期几可以上路,结果事与愿违,因为人们可以买多部汽车。
    再次,能源问题已成为困扰我们的重大问题,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就从多方面节约,能源危机并非不可能发生。在大中城市鼓励骑自行车不仅可以增进缺乏运动的上班族的健康,而且可以为节约资源做出贡献。
    在保留自行车道的问题上,一些发达国家也曾有过激烈的争论,而事实证明保留自行车道是明智之举。法国的许多城市在普及汽车的过程中取消了自行车道,如今不得不恢复,但推行起来障碍重重,因为人们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与此相反,德国的许多城市在普及汽车时仍保留自行车道,其决策者的远见不能不令人钦佩。
    我们在对待自行车道的问题上应该有长远眼光,避免重蹈国外一些城市的覆辙。         
发表于 2006-6-24 14: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息速递]保留自行车道,紧要吗?

现在的机动车道是越做越宽,不仅交通问题没有解决,还把其他的道路给占了。土地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自行车道还是应该专门设置的,应该和公交车道一样。越是混合越是混乱,效率越是低下,交通的问题就会越严重。再说有了自行车道,机动车道宽就必须合理的减下去,土地可以合理的利用;机动车的车速就必须减低,这样又可以降低事故率。其实好处还是很多的。[br][br][以下内容由 huihuangtd 在 2006年06月24日 02:14pm 时添加] [br]
不能单纯的靠增加自行车来加大环保环保,这还是很微弱的。但是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方式,还是有自己很多的优点的,可以提高市民的身体素质,可以减少停车设施的建设等等。
发表于 2006-11-10 15: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息速递]保留自行车道,紧要吗?

不知道我们的交通专家到哪里去了!!
对于这一问题,专家应该有理有据的给出解决的办法,或对问题较为科学的分析!
听说某某人一年的研究经费上百万、千万,可是办什么事了?
听说,研究院的报告、规划、科研论文堆成了山,这些东西是写了干什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