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82|回复: 6

刘高联院士去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1 18: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讣告见下面链接:
http://siamm.shu.edu.cn/n91c42.aspx
发表于 2008-3-12 10: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高联院士去世

什么时候的事情呀?可惜呀,所里少了一个高手!
发表于 2008-3-12 11: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高联院士去世

从讣告看是上周六上午去世的。去年底还向刘院士请教燃机方面的问题,没想到这么快。
发表于 2008-5-2 09: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高联院士去世

默哀一下
发表于 2008-5-4 14: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高联院士去世

自3月8日10时50分,刘高联院士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后,上海大学刘高联院士治丧委员会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唁电、唁函。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源潮、俞正声、朱镕基、路甬祥、华建敏、陈至立、徐匡迪、钱伟长等同志相继发来了唁电或唁函。江泽民、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源潮、俞正声、路甬祥、华建敏、陈至立、徐匡迪、钱伟长,以及韩正、李静海、殷一璀、沈红光、沈晓明、李宣海、薛明扬等同志敬献了花圈。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以及中国力学学会等单位也敬献了花圈。
3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刘高联院士逝世报告中批示说:“送花圈致哀,向家属表示慰问”。
3月12日,李长春同志发来唁函,全文如下:“中科院转刘高联院士治丧委员会:惊悉刘高联院士不幸逝世,在此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的慰问,望他们节哀保重!
李长春 2008年3月12日”
3月15日,刘高联院士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师生,刘院士生前的一些亲朋好友和家属,以及刘院士家乡江西省奉新县县委、县人民政府派来的代表等共3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
刘高联院士追悼会由上海大学党委书记于信汇同志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周哲玮同志致悼词。

悼词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刘高联院士亲属,各位来宾,各界朋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和力学家、上海大学及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教授刘高联同志。2008年3月8日上午10时50分,刘高联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市瑞金医院逝世,享年76岁。在此,我谨代表上海大学刘高联院士治丧委员会,以及今天参加追悼会的各位来宾,向刘高联院士的夫人沈云珍女士、以及其他所有亲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刘高联院士1932年7月5日出生于江西省奉新县,195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涡轮机专业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理工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动力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室主任,上海大学及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高联院士一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他深切热爱着自己的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他是我党和人民培养的优秀共产党员,是上海大学教师中的楷模。刘高联院士为人真诚谦虚,平易近人,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生活俭朴,克己奉公。他一生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师德高尚,堪为世范,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在朋友和同事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深得广大师生的爱戴和尊敬。
刘高联院士长期从事流体力学、叶轮机械气体动力学、气动热弹性耦合理论、变分原理和新型有限元法、燃气轮机和汽轮机气动热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刘高联院士在吴仲华院士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流面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以叶轮机械三元流动变分原理为核心的新理论体系,在叶轮机械气体动力学和流体力学反问题、杂交型问题和优化设计问题方面,创立了极具特色并自成体系的一整套理论。他的一系列创造性成果不仅为国内学术界一致推崇,而且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欧美国家和日本的一些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都曾请他前去讲学和交流。
刘高联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奖等;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并曾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和上海市劳动模范;曾任《力学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Inverse Problems in Engineering》等多家中外学术期刊编委。他为我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刘高联院士虽年逾古稀,依然思想活跃,在叶轮机气动力学多工况设计理论、力学中动力学问题的哈密尔顿原理的改进、以及流体力学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精确变分原理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同时,他还非常关注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不断拓宽理论研究的广度,在生物力学和新型动力机械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
刘高联院士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勤奋敬业的学者。他在幼年时代就饱受了民族的苦难和生活的艰辛,因而对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都备感珍惜。这些经历与磨难同时也造就了他矢志不移的爱国情怀和求真务实的优秀品格,并贯穿了他近六十年科研、教学生涯的始终。刘高联院士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崇洋、不媚外,不断创新学术理念,其学术作风严谨,一贯精益求精。
刘高联院士的逝世,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界和力学界的重大损失,更是上海大学和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的重大损失。老师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同仁,学生们失去了一位令人尊敬的良师。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上海大学感谢刘高联院士为学校做出的贡献和赢得的荣誉,而他未竞的事业也必将后继有人。我们将以刘高联院士为学习榜样,在教育和科研战线上创造更辉煌的业绩!
刘高联院士,安息吧!
发表于 2011-2-16 00: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知道刘高联院士的人好像不多。
刘高联是搞叶轮机械的气动热力学的。流动在叶轮机械中,太复杂,一般搞流体的人不太愿意去碰。连很多搞CFD的,像Jameson等,都是做了几年就不干了。

刘高联可能是吴仲华先生在科学院时最早的一批助手(在清华有蔡睿贤等)。在那批人里面,刘高联是出了名的用功,也是出了名的书呆子。听说他文革时的反动言论不少,要不是大家都知道他是书呆子,早就是现行反革命(这个名词,对于80后来说,可能是太陌生了。在当时,那可是一个要被杀头的罪名)了。

那一批人做的东西还是真的不少。有一段时间,我在搞wave rotor。当时我连中文叫什么都不知道。后来看到有人把它翻成“波转子”。但总是觉得不太好。后来刘高联先生说他70年代做过 “气波机”。他还有个把类似的原理做水泵的想法。可惜,还没有完成。

刘高联做事情特别执着。就是这种执着让他坚持搞变分原理。这可能也是与当时的环境有关。要是现在,他可能也坚持不下去。据说也是这种执着,让他找到了他的太太。
发表于 2011-2-16 09: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流体机械如水泵、压缩机、水轮机、风轮机、燃气轮机、蒸汽轮机有广阔的前景。我特别看好的是turbine。高效率的微型轮机可以取代空调的压缩机。轮机结构简单可靠,效率高,但在微型功率如1kW级,效率还很低,需要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目前主要是利用Por/E或Solidworks、ANSYS、Fluent对1000W级的燃机建立几何模型,进行结构应力分析和流体热力学分析,以求出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数字模型。站长和通流都有条件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因为你们的ANSYS、Fluent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向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或者海尔、美的、格力等申请一些微型轮机项目,应该可能成功。

[ 本帖最后由 uesoft 于 2011-2-16 13:3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