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64|回复: 12

不看好高薪吸引人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30 08: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这个是在动力论坛上看到的,觉得说的不错。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8921.shtm
AAAS新任主席黄诗厚:不看好高薪吸引人才
科学不以赚钱为目标,利益也不是驱动人们成为好科学家的根本


2010年2月22日,当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在美国圣迭戈闭幕时,华裔病毒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黄诗厚(Alice Huang)女士开始出任AAAS新任主席。黄诗厚祖籍贵州,1939年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父亲是早期留美学生,她在年幼时随全家来到美国。

黄诗厚于1966年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跟随大卫·巴尔的摩做博士后研究,并与长自己1岁的巴尔的摩于1968年结为夫妇。黄诗厚在水泡口腔炎病毒方面的研究帮助巴尔的摩发现了逆转录病毒,使他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巴尔的摩曾于2007年出任AAAS主席,而黄诗厚也于3年后担任该会执委,成为AAAS历史上第一对“夫妻主席”。
  
纵论亚洲科学

亚洲国家经常过于依赖外界专家。若过于依赖他们,把他们的建议过于当真的话,就不太合适了,因为他们并不真正懂得每个国家的文化及其面临的问题

科学新闻:近年来你也在帮助中国的科技界改善政策、科研环境。中国有很多人抱怨科研基金分配不合理,科研评价过于依赖于SCI指数。关于科研评估,你觉得怎样才能不仅依赖于文章或是影响因子,以做到真正评估其贡献呢?

黄诗厚:要在任何没有类似经验的地方挖掘现代科研的兼容性、持续性很不容易。你知道中国在科学方面拥有很丰富的历史,但是多年来除了那些有关民族尊严的领域(中国在这些领域投入颇多),中国在现代科学上并无竞争力。现在亚洲很多国家开始意识到,研究生物、化学、基因、以及其他科学可以带来很多好处。阵痛是必然的。

事实上我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让新加坡有所进展上。在新加坡,尤其是在大学里面,没有任何相关基础设施的时候,他们请我建议要开设哪些学院以及要利用哪些生物学设备。现在新加坡有好几所专业的生物、化学、基因研究机构。事实上,我在写一篇关于科学与亚洲国家之间关系的文章,或许会有点启发。

科学新闻:这篇文章什么时候能出版呢?

黄诗厚:我们还没有付梓,现在正请人评阅。我们直击所有亚洲国家共通的一些问题。比如其中之一就是关于大科学、小科学之间的辩论;另外一个就是过于依赖外界专家。

若那些人真想帮助亚洲国家,为其科学发展提供建议、帮助的话,那没有关系;但若过于依赖他们,把他们的建议过于当真的话,就不太合适了,因为他们并不真正懂得每个国家的文化及其面临的问题。此外,除非他们真的确定要居住在那个国家,他们并不具备本土人所有的爱国之情。而政府官员做决策时并不听从自己国民的建议,而是过于依赖所谓的外国专家们,尤其是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过于关注诺贝尔奖,每当有什么庆典或是仪式,他们都想尽可能多地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即便他们对于这个学院或是项目相关的科学一无所知。

科学新闻:事实上,现在的中国很矛盾,一方面如你所说,中国过度依赖于外国的科学家;另一方面,有些国外归来的知名华裔科学家所处的环境很特殊,他们很难与本地的权威竞争。

黄诗厚:这显然是存在的,当我们试图在新加坡,尤其是医学方面,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本地的博士们觉得他们的权益会被剥夺,所以他们没法一块工作。多年来,领导的职责在于让他们团结在一起。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自己真的需要彼此来共同建设国家,为年轻人的成长营造一个更好的氛围。

所以我觉得应该有领导者专心致力于此,他们能知道人们真正在想什么。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一般都是一个教授带领一群年轻的学者做课题,这不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因为其实年轻的学者们最有创造力,尤其当他们有很好的创意的时候,却被迫为资历更老的教授们工作,这会扼杀他们的创造力以及对科研的激情。

同样,科研基金的调拨也应该与实力挂钩,而非取决于你认识谁、你的家人认识谁。所以透明性与获取科学支持的途径很重要,这些正在改善,不过仍需要时间。

成才之道

科学不是以赚钱为目标,利益也不是驱动人们成为好的科学家的根本。科学家们其实没有时间去花钱

科学新闻:去年,中国大陆启动了“千人计划”,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国。你觉得这样的人才计划怎么做才能真正吸引那些有才能、有潜力的人回国?

黄诗厚:和新加坡一样,你若有了基础设备、科研环境、科研机构、智力资本,人们会自然被吸引过来的。同样也需提升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改善很多方面,以吸引很多的人。对于以高薪吸引人才的策略,我一直不看好。尽管领导者、名誉教授、以及专家的职位、待遇确实可以更高些。但差别不能太大,因为这样会让本土的那些很努力、很认真地工作的人认为自己不那么值钱。

科学新闻:很多人都抱怨这样不公平。

黄诗厚:有时候情况会更糟糕。台湾曾做过一个实验,与其支付很高的工资,不如通过提供住房来吸引人才。这并不是直接给钱,而是提供帮助,因为他们是外国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生活总是有些困难。所以你可以提供一些帮助而不是资助。

就算在美国,不同地方的工资待遇也有所不同,因为生活成本不一样。最近我关注美国中部的一些大学,我很惊奇于其教授的待遇,相比于波士顿或是加州的教授们低多了。所以只要个人有足够多的钱支付生活成本就够了,如果科学家们想要很多钱,他们就去做生意了。科学不是以赚钱为目标,利益也不是驱动人们成为好的科学家的根本。有了足够的吃穿住行就够了,科学家们其实没有时间去花钱。

科学新闻:你很强调科学家对于科研要有热情。但是最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抱怨说,现在很多中国科学家们并不爱科研。你觉得年轻的科学家怎样才能对科学有更高的兴趣?

黄诗厚:这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教育方式,你们还在方格子里面练字吗?在我看来,这就象征着中国教学的刻板,人们必须适应这个框架,考虑周边的每个角落,营造很好的关系。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鼓励创新。

再看看考试,在印度成千上万的人参加考试以从事IT行业,结果只有很少的人进入大学。最后,他们并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

要让人们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激情,他们必须有相关的工具。这必须在小时候完成。在他们(中国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给予他们想象、发挥好奇心、质疑教科书、质疑老师的自由。

中国能否这样培养一整代人?中国人很有创业精神,他们勇于尝试,在商业上很成功,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会利用从互联网上了解到的其他国家的商业技能,然后看看这些经验在中国是否可行。

培养年轻的科学家的时候也需要这样,让他们有那样的好奇心与动力。年轻的中国人需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需要被吸引到科研行业。同时,中国文化中一直有重视科学和新知识这样的精神,我们只是需要将其演绎成尊重、挑战、开发那些我们尚且一无所知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08: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知道,这个巴尔的摩娶了个华人老婆。
发表于 2011-1-30 12: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薪是一个人值100,你用150请他。那多出的50是吸引他的代价。
他过来一段时间后,觉得值150了,所以没有额外的吸引力了。
你还是觉得他就值100,他已经过来了,还多花那50,好像不值了。

中国人如果不崇洋媚外,什么都会干的很好。现在什么都看sci,就是崇洋媚外,不自信的表现。
发表于 2011-1-30 13: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诗厚:有时候情况会更糟糕。台湾曾做过一个实验,与其支付很高的工资,不如通过提供住房来吸引人才。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22: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尔的摩曾经两次卷入学术造假。第一次把他搞得很难受,洛克菲勒大学的校长也当不下去了。后来美国科学院的调查否定了造假的说法。第二次,MIT开除了造假的那个教授。那几篇文章还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但MIT认定,巴尔的摩和Sharp两人都没有责任。

我只是说发生的事情。不清楚事实。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22: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黄诗厚对千人计划很不感冒啊。

千人计划的问题,也是我国引进人才的通病,是我们总是想引进有成就的人。而国外一般都以招有前途的年轻人为主,让他们自己成长。

Jameson虽然是Stanford的教授,但斯坦福并没有给他终身教授的职位。
发表于 2011-1-31 10: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招“有前途的年轻人”需要伯乐啊,伯乐最难得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31 11: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实际上,连真正有成就的,也没有吸引来几个。而实际上,可能一个也没有。要回来的,没有那个千人计划,也会回来的。
发表于 2011-1-31 12: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还是科研环境问题吧,现在科研高地还是在美国,所以愿意回来的都是长期看好中国的,但是短期内必须要接受国内的现实。饶毅和施一公应该是海归中的佼佼者,他们就是长期看好中国,但是回来后发现国内科研领域一系列问题,于是不断在呼吁,一方面呼吁还在国外工作的朋友回国,一方面呼吁国内尽快完善相关机制。我个人觉得“千人计划”之类的人才计划有点类似打强心剂,短期可以缓解人才荒问题,但是长期见效还是要改变人才机制,包括待遇等等,当然待遇也不仅是高薪,还要让海归们觉得回来后即使短期艰苦点,长期还有奔头才行。另外整体环境改善也可以让本土人才在国内坚持下去有一个心理支点,否则这个问题还是不会得到解决。
 楼主| 发表于 2011-1-31 12: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千人计划”之类的人才计划有点类似打强心剂,短期可以缓解人才荒问题,
--------------------------------------------------------------------------------------------------------------

没有搞错吧?也就是搞了几个三流,或者不入流的角色。不知道怎么说。也不知道到底是谁骗谁。
发表于 2011-1-31 12: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是说你觉得连短期效果都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11-1-31 13: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基本上都是树立的坏榜样。这只是我所看见的。

[ 本帖最后由 通流 于 2011-1-31 13:13 编辑 ]
发表于 2011-1-31 21: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倒比较意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