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ingnuaa

请问为什么翼型发生了严重的分离就导致升力减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7 17: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计算环量不应该包含分离区吗?如果机翼是附体分离涡流动呢?或者说涡没有破碎时?
可以这样理解吗:
由于分离涡与启动涡方向相反,所以只要回流区能够在机翼吸力面再附,那么回流区的分流涡对升力贡献是正的,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涡升力。因此,分离再附的回流区是不是也应该计入环量呢?
而当分离涡扩大继而出现破碎之后,此时压力面的压力影响到吸力面,分离区没能在吸力面再附,导致升力陡降。因此,本人认为此时不再附分离区不应该计入环量?
发表于 2009-12-7 18: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wz 于 2009-12-7 09:13 发表
楼上说计算环量不应该包含分离区吗?如果机翼是附体分离涡流动呢?或者说涡没有破碎时?
可以这样理解吗:
由于分离涡与启动涡方向相反,所以只要回流区能够在机翼吸力面再附,那么回流区的分流涡对升力贡献是正的 ...


你说的旋涡其实属于两种不同的涡,一种是二维情况,一种是三维情况。泡式分离属于二维流动,细长翼前缘分离涡属于三维流动,把前缘分离涡沿前缘法向切一刀,其二维结构看上去跟泡式分离很象,但不是一回事。在泡式分离的问题中,泡式分离涡产生后翼型上必然减少等值反向的涡量,因此升力是减少的,这也是为什么翼型流动中要尽量避免泡式分离涡的原因。细长翼前缘分离涡的涡面是一个螺旋结构,外流动量可以被引入其中,并在垂直于翼型的方向上产生一个很大的速度,并导致升力非线性增加(即所谓涡升力)。这种诱导作用是三维的,因而实际上不能用儒可夫斯基定理来分析。总之,计算环量还是要在边界层外缘计算,在假设边界层无限薄的条件下,这条曲线与翼型曲线重合。
发表于 2009-12-8 14: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说:即使泡式分离区能够再附,它的环量也不应该计入茹科夫斯基定理的环量中,对吗?
可以这样理解吗?
涡必须成对出现,两个机翼上的泡式分离区已经串在一起(是否正确?),与泡式分离区配对的还是启动涡,而泡式分离区内环量又不计入,导致机翼附体涡强度减小,升力下降。
前缘分离涡在两个机翼上一边一个,可以认为他们是一对的吗?如果是,且如果该涡环量计入,则他们增强了附体涡的强度,即产生涡升力。
(本人仍希望牵强的用茹科夫斯基定理来解释涡升力),最后还是不明白什么时候该计入环量??????
发表于 2009-12-10 08: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wz 于 2009-12-8 06:51 发表
是不是说:即使泡式分离区能够再附,它的环量也不应该计入茹科夫斯基定理的环量中,对吗?
可以这样理解吗?
涡必须成对出现,两个机翼上的泡式分离区已经串在一起(是否正确?),与泡式分离区配对的还是启动涡, ...


我觉得你应该整理一下思路,把二维、三维情况区别开,把无粘、有粘区别开,这样条理清楚后,答案自然就浮现出来了。当然这里的关键是要对旋涡的发生和保持有正确的认识。
发表于 2009-12-10 13: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气流不畅,上表面流速增加不够,所以压力减小不够;从而导致升力不够!
发表于 2009-12-17 09: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zwp 的帖子

有分离时,上表面流速是什么?分离区里,能用伯努利方程吗?
发表于 2009-12-17 18: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离区内直接用无粘流的伯努利方程肯定不行,但有一个增加了流动损失项的修正的伯努利方程可以用。伯努利方程就是一个反映机械能平衡的方程,在有损失的时候框定一个损失的大小就仍然可以适用。
发表于 2010-1-26 14: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说几句

首先大家讨论的很深入,本人深受启发。但对于楼主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很简单的从涡的形态随迎角的变化来解释。当分离涡出现时,无论翼型还是机翼,其升力都有一个非线性增加的过程,然而随着迎角的进一步增大,涡会出现破裂,此时涡量(旋度)减小,涡的能量大部分消耗在粘性作用中。 此时才会出现升力减小。
小生将本人测得的三角翼涡量图献上,尽管我研究的是背鳍对三角翼涡量的影响,但可以类推。
参考文献:低背鳍对细长平板三角翼流场影响的PIV测量. 航空学报, 2009年12期.

[ 本帖最后由 nihao1975 于 2010-1-28 09:49 编辑 ]

加背鳍对三角翼涡量的影响.pdf

91.48 KB, 下载次数: 237

加背鳍对三角翼涡流场的影响

发表于 2010-6-26 16: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华 于 2009-12-10 08:41 发表


我觉得你应该整理一下思路,把二维、三维情况区别开,把无粘、有粘区别开,这样条理清楚后,答案自然就浮现出来了。当然这里的关键是要对旋涡的发生和保持有正确的认识。



“细长翼前缘分离涡属于三维流动,把前缘分离涡沿前缘法向切一刀,其二维结构看上去跟泡式分离很象”,可以这样区分前缘三维分离涡和二维分离泡吗?____虽然“沿前缘法向切一刀,其二维结构看上去跟泡式分离很象”,但是该回流区并不是由特定的流体质点组成,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反向流动。而泡式分离则存在明显的反向流动。泡式分离的出现是为了降低上翼面的流速,从而压力上升,升力下降。前缘三维分离涡则有助于上翼面气流加速,压力下降,升力上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