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yxjbuaa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 10: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谢谢yxjbuaa的帖子,也谢谢大家的讨论。
学术上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学术bbs论坛上更是应该这样。
但是希望大家把争论放在学术问题上。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发表于 2004-6-3 10: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这个贴子最后由MrBHU在 2004/07/08 03:55am 第 1 次编辑]

都删了
争论这些没什么意思
他是以工科的角度来让搞理科的接受湍流理论, 困难很大
工科只要求结果类似就可以了, 而理科是要求能解释
不要仅局限于平板流,射流
也不要只局限于RANS
。。。。。
发表于 2004-6-3 10: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文章2
发表于 2004-6-4 03: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Very good articles. Having downloaded.
1 A two-scale low-Reynolds number turbulence model

2 Improved form of the low Re number k-eps model (1974 Hoffman)
 楼主| 发表于 2004-6-4 22: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这个贴子最后由yxjbuaa在 2004/06/04 10:25pm 第 1 次编辑]

MrBHU ,谢谢,可能一开始我看到大家都是很“批判”的样子,急于将问题说清楚,结果说了一些没有必要的话,我已经删除了。
我是做试验的,而且是叶轮机试验,我想你可能是流体所的吧,湍流只是我的业余爱好,而且是在听了高老师的课后才产生的兴趣,或许就和金庸小说里面说的,我对湍流原本的无知让我能够肆无忌惮的去思考,我之所以强调湍流不是我的专业方向,只是想说明,如果说了一些很外行的话,请大家别见怪,同时也是想了解一下专业的湍流研究者是从什么角度研究湍流问题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6-4 22: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这个贴子最后由yxjbuaa在 2004/06/04 10:54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我想我还是分几次将文中的我所理解的东西解释一下。
首先,gao的文中为什么要用这几个算例?
我发了两篇中文的文章,可以很容易的了解道其目的。
一篇为《不可压湍流平均流与拟序流的各向异性模式理论及其数值验证》,另一篇为《解决湍流圆ˆ平射流异常现象的数值研究》,第二篇被日本和香港的两个会议(每年在亚洲或华人学术刊物中选择优秀的文章)选中。
我想,通过这两篇文章似乎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你的文章我没有详细的看,不过,我想通过粘性流体力学的学习,看了几本粘流的书,对这一方面的知识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我推荐你看一本书,fluid dynamics——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这本书的湍流部分我简要的看了一下,不过很经典,原因是他将传统湍流model的弱点显露无遗,这本书在图书馆有,据说现在美国的流体力学领域的博士都是以此书为教科书,我这里有复印本,如果你需要可以联系我。
 楼主| 发表于 2004-6-4 23: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这个贴子最后由yxjbuaa在 2004/06/04 11:13pm 第 2 次编辑]

国内湍流领域的学者鲜有不知道符松其人以及其所做的工作,在k-e model和雷诺应力model的创始人朗道手下读了7年博士,结果将涡粘系数推出了36项,令其中34项为0,之所以多留一项,是以区分与其他湍流model的不同。
如果任何一个湍流model已经很好的话,现在也不会仍然存在那么多的modeler,而现有湍流model已经数以千计了。
我又传了一篇符松的文章,文章较详细(简洁,清晰)的介绍了湍流model的发展,换一种思维方式,走出庐山看一看真的面目,我们似乎不能部位这一条没有止境的路感到忧虑。
而gao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我们还有这样的路可以走,或许这样(跳出原有的框架,建立另一种体系),我们才能够与湍流的真实控制方程走得越来越近。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启发和大胆吗?
看来大家都很赞同 k—e model,我周围有很多人都在做计算,而却没有一个用 k-e做工程计算,要么用代数model,要么用一方程model(如S-A),问其缘由,无外乎这么两点:
1、精度相当;
2、两方程或多方程model计算量大。
关于我对gao的model的理解在以后的几天,我将会逐一解释。
谢谢你的耐心。
 楼主| 发表于 2004-6-5 10: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在航空动力学报的那两篇文章上我们知道:
平面射流的扩散率试验结果为0.1-0.11(诸多湍流model,如 k-e的模化是以此为基准的);
圆管射流的扩散率试验结果为0.086-0.095;
后台阶流的台阶后大涡滞止点约为台阶高度的6.5-7.5倍。
而gao的model在这些方面有出色的表现。
我想,之所以gao的结果中没有湍流应力和相关谱分析,一方面是由于gao的方程不是基于雷诺平均的,而这些相关两又是基于雷诺平均下的相关量,而为什么没有给出能谱结果,我也不清楚,或许只是在文中没有给出,而如果连基本的大尺度流动结构都没有预测准,做能谱分析或高阶矩分析其意义又何在?
gao现在的目的似乎就是寻找各种已知的世界“难题”,通过计算证明自己的model比以往的model优秀,我会尽量的搜集,希望能够向大家证明这个工作是值得关注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6-5 10: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这个贴子最后由yxjbuaa在 2004/06/05 10:25am 第 1 次编辑]

先给出一组常规model对二维零压力梯度湍流边界层的计算结果的计算结果(不知道这样对比是不是很草率)
 楼主| 发表于 2004-6-5 10: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这个贴子最后由yxjbuaa在 2004/06/05 10:47am 第 3 次编辑]

第二组
可以看出,即便用了壁面函数,得到的结果仍然差强人意。关于转捩的预测,我想还没有那个modeler敢用自己的model试一试,如果可以预测的话,诸如以小扰动理论为代表的边界层稳定性分析也不会被大家亲睐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6-5 10: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这里又上传了一篇文章,有较详细的gao的model计算的层流湍流边界层结果。
而gao的model里没有什么经验系数,更没有壁面函数,也没有加入什么小扰动分析,计算的结果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或许可以说明这个方程让我们有了接近描述湍流的真实物理方程了希望。
发表于 2004-6-5 13: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就我所知的补充一下:
(1)湍流模式理论的发展有许多方式,基于REYNOLDS 平均是其中的一种;
(2)1992年力学进展那篇评论文章中提到第二次系综不存在;
(3)xianzai对湍流模式的普遍看法是不同的湍流模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GAO应该是针对这个方面努力。
发表于 2004-6-5 13: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我推荐你看一本书,fluid dynamics——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
can you upload it here?
 楼主| 发表于 2004-6-5 18: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这个贴子最后由yxjbuaa在 2004/06/05 06:54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turbulencest2004/06/05 01:34pm 发表的内容:
(1)湍流模式理论的发展有许多方式,基于REYNOLDS 平均是其中的一种;
(2)1992年力学进展那篇评论文章中提到第二次系综不存在;
请教一下这一方面的东西,有资料吗?能upload最好。就我所看过的model,无非都是基于雷诺平均思想的发展——即平均后总是将一阶量丢失。
其它的,基于谱分析的模型,虽然没有做过特意的追踪,但总觉得这样做很难,组里的大老板以前在美国就是做这个东西的,做了几十年却放弃了……
不过杨本洛说得很好"对于一个以'无规律性'为基本界定意义的物质运动,任何试图表现其运动规律研究的成功,都意味着对原始意义的否定。",用这种对付无规律的现象的手段解决或许有规律的问题,真的有一些让人头疼。
下面引用由turbulencest2004/06/05 01:34pm 发表的内容:
can you upload it here?
I'm sorry, I have no ebook of it.
下面引用由turbulencest2004/06/05 01:34pm 发表的内容:
(3)xianzai对湍流模式的普遍看法是不同的湍流模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GAO应该是针对这个方面努力。
我忘了说明,在这之前我upload的文章是不可压流的,高的工作还在做,可压流的据说已经调试到了5-6Ma数。
对于不可压的情况似乎还没有遇到太大的难题,基本上都可以算的较好,如果谁有难题可以传上来,可以向gao“挑战”。


发表于 2004-6-16 23: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湍流问题引发的哲学思考(值得关注的新思想!)

不知道这篇论文和高先生在2001年青岛会议的又什么区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