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132|回复: 67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我77年高考准考证(高清图),北大录取通知书(高清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6 21: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77年文-革后第一年高考;我77年高考准考证(历史文物了)(看了昨晚的电视节目“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很感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数学答了九十多分,政治语文拉了分数,平均分59.5,在校生分数线要求高,要60分,如果77年考上就上不了北大了,78年数学竞赛: http://www.yuxin.net/math/ ,免试,由于当时数学热,所以报了数学系,

36年前 北大录取通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6年后:九天前在北戴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半年前在厦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半年前在南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a-league.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55&highlight=%C4%CF%BE%A9

更多: photo.yuxin.net

热烈祝贺北大同窗7年同学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张益唐在本科毕业照最后一排照片最右面,我在第二排中间偏左不戴眼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在研究生毕业照第二排照片左面数第二个,我在第3排左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http://www.mathchin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019

发表于 2014-8-16 22: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于真不容易,我的录取通知书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张益唐也很不容易,终于等到了云开日出的那一天,佩服!
发表于 2014-8-17 06: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06: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华 于 2014-8-16 22:36 发表
老于真不容易,我的录取通知书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张益唐也很不容易,终于等到了云开日出的那一天,佩服!



老爸有经验,把材料都收集起来,,我现在已经比77年的老爸老五岁了,,我外表没那么老,眼睛有点花,看书需要“光学仪器”了:

经过36年后,看看走过历史的我:九天前在北戴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yuxin 于 2014-8-17 07:17 编辑 ]
发表于 2014-8-17 07: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七级的高考是在77年的12月份。我听到有高考的消息是77年国庆节之后刚上班,有两个月的准备。当时的考分是不公布的。除非通过特殊管道,考生后来也一直不知自己的考分。考生的家庭成份、社会关系及个人政治表现对是否录取及录取的学校还是占据很大的比重。我在那次考试中让我的母校露了一次脸。据说在一次全市教育系统的会议中有人说某某中学出去的coolboy在这次高考中有条题目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正确求解。
发表于 2014-8-17 11: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老师看起来比头像上帅不少。。。。加分
发表于 2014-8-17 11: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yuxin 的帖子

跟老于的经历有诸多相同之处,同为沈阳人,中学时期也在全国数学竞赛上拿过奖,不过没被保送,还是参加了高考。后来也研究过TVD,再后来接触互联网。
发表于 2014-8-17 11: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coolboy 的帖子

我在沈阳曾经认识一个早几届入学的老师,不知是不是77届的。他是沈飞子弟,当年沈飞只考上大概10个左右的学生,据他说还曾经身披红花,在沈飞家属区游行庆贺,跟中了状元一样。到我们83级,入学率提高到4%,就已经没这么隆重了。
发表于 2014-8-17 13: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都好牛逼,我们的时代录取率达到60-100%,更没有什么可以跟你们炫耀的了。
发表于 2014-8-17 22: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华 于 2014-8-17 11:57 发表
我在沈阳曾经认识一个早几届入学的老师,不知是不是77届的。他是沈飞子弟,当年沈飞只考上大概10个左右的学生,据他说还曾经身披红花,在沈飞家属区游行庆贺,跟中了状元一样。到我们83级,入学率提高到4%,就已经没这么隆重了。

由于十年文革中断高考,七七级高考的录取率说是0.5%,但实际上参与七七级高考的考生并不是很多。我在某市A中学上到高一后因家里搬迁又转到B中学,后从B中学高中毕业。恢复高考的消息出来之后几天,有原A中学数学老师让人带信给我,A中学开办针对以前毕业生又想参加高考的学生们的补习夜校,每晚7点到9点两小时。我就参加了这一近两个月的补习班,人数也就50左右。工厂领导同意我那段时间只上白班而可以参加补习班,算是很给面子了。后来得知,B中学也开办了类似的补习班。我是A、B两中学往届生中唯一考上的,A中学有一应届生也考上了。那次B中学除我之外没有他人考上。

你说的“游行庆贺”之事,可能还真不是七七级。七七级高考之“历史转折”的地位是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的。当时的大众及基层领导还没有认识到如此之高的地位。知道是好事一桩,但不知如此之重要。举一个例子,当时还有些在教育系统工作的人员,沿用当时盛行的“走后们”腐败风气,找亲戚好友(或被亲戚好友找到)说可以帮忙让你的儿子、女儿去上大学,可去“走后门”,改一下他们的考分,举手之劳而已。但因那次高考其实是“历史转折”,后来有些被抓着的人就被认为是违法而被判刑坐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05: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添加义项
▪影视剧▪同名长篇人物传记
收藏27285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影视剧)编辑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组织、指导,北京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河南媒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制作,第五代导演吴子牛执导,马少骅、萨日娜、张嘉译、宋佳、印小天、何琳、于笑等众星加盟的四十八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于2014年8月8日在央视一套播出。
快速导航
演员表
分集剧情
中文名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出品公司北京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
首播时间2014年8月8日
导    演吴子牛
主    演马少骅,萨日娜,曾红生
集    数48
每集长度45分钟
类    型现实主义题材
主题曲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
首播平台CCTV1
网络播出平台CNTV
宣传推广河南媒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目录
1剧情简介
2背景介绍
▪ 主题背景
▪ 话说主演
▪ 最高规格
3影片看点
▪ 演员表
4分集剧情
5音乐原声
▪ 基本信息
▪ 歌曲歌词
6幕后花絮
▪ 制片人、导演到演员 川人剧中担“大纲”
▪ 为求一句四川话请川籍演员“打飞的”来
▪ 有趣花絮揭秘
7相关
8收视率
9相关评价
1剧情简介
编辑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剧照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剧照(7张)
》是官方今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大手笔”。提前观摩此片人士称:该剧首次展现了1976年以来高层政治斗争,“大胆触及以往很少触及的题材”,“宣传的味道比较少”,“年轻人也能看得下去”。有人认为“必定会火”,也有人说,该片将引发争议。制片方称“送给各级领导审查的光盘超过一万张”;据称邓-小平家属看第一集就说:“这就是我们家的老爷子”。[1]
据媒体报道,该剧共48集,描述了1976-1984年的邓-小平,那8年是邓-小平最辉煌的8年,其个人政治生涯达到顶峰,而中国也是处于最微妙、最重要转折点,高层处于复杂情景的几年,包括粉碎四人帮、华国锋上台,邓-小平在政治博弈中如何胜出,对这些,片子都没有回避。对华国锋、胡耀邦等历史上的敏感人物,也没有回避。邓-小平生活化的内容,也在剧中多有体现,比如治病、擦身。[2]
2背景介绍
编辑

主题背景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组织、指导,北京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河南媒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制作。导演吴子牛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有“嗜血导演”之称,曾执导《天下粮仓》、《贞观长歌》、《南京大屠杀》,凭《晚钟》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制片人高成生曾担任《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大型影片的执行制片人。而该剧的剧本则耗时三年打磨,全景再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3]
话说主演


8月8日晚上8时,央视一套将会全国首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原名《邓-小平》)。马少骅一直以惟妙惟肖地扮演孙中山这一角色,被观众所熟知,也让观众看见他,就自然而然联想到了孙中山。此次首次饰演邓-小平,马少骅做了大量工作。最终当邓家子女看到他的表演的时候,说了一句:“这就是我们的老爷子![4]
最高规格

该剧共48集,投资约1.2亿元,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
历时5年创作完成。2013年9月开机后,拍摄110天杀青,送给各级领导审查的光盘就超过1万张。[5] 而冷溶(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6] )、王东明(四川省委书记[7] )两位省部官员同时担任该剧总顾问,也凸显了这部献礼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电视剧的高规格。[8] 该剧播出后,勾起了全国很多人的回忆。该剧首次展现了1976年以来高层政治斗争,其“大胆触及以往很少触及的题材”,也引起热议。对华国锋、胡耀邦等历史上的敏感人物,该剧也没有回避。据了解,该剧中华国锋的人物形象是首次在电视剧中出现。[9]
3影片看点
编辑

纪实文献手法 重现重大历史事件
在该电视剧前两集中,就对华国锋、叶剑英坐镇中南海怀仁堂指挥抓捕“四人帮”、邓-小平在厕所里听传达等历史事件进行了重现。[10]
剧中,贺平在得知“四人帮”被粉碎后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邓-小平家里。邓-小平当时还处在被“软禁”状态,预感有大事发生的他立即召集家人去“老地方”。在厕所里,关上门打开水龙头后,贺平开始讲述粉碎“四人帮”的经过。听完这个消息后,邓-小平为自己点燃了一根烟,无比快慰地说:“我可以再干二十年。”
邓榕后来回忆这一幕时曾记述:“震惊、疑惑、紧张、狂喜,一时之间,喜怒哀乐全部涌上心头。父亲十分激动,他手中的烟火轻微地颤动着,我们全家人,就在这间厕所里面,在哗哗作响的流水声中,问着,说着,议论着,轻声地欢呼着,解气地怒骂着,好像用什么样的方式都无法表达心中的振奋和喜悦。”这些,在剧中都有着非常细致的呈现。
类似细节和画面在剧中比比皆是,这些此前写在纸上的细节都将在剧中重现。以纪实文献的叙事手法,全景式展现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带领党和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重重阻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展现家庭生活 邓-小平子女提供建议
除展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邓-小平外,电视剧也用了很大篇幅展现邓-小平的家庭生活。邓-小平由马少骅扮演,其夫人卓琳由萨日娜扮演,其子女邓林、邓楠、邓榕、邓朴方、邓质方分别由王茜华、沈傲君、何琳、朱宏嘉、于晓光扮演。
马少骅介绍说,在该剧拍摄过程中,他经常会就剧中细节打电话向邓家人求证,力图能够接近历史。此外,戏中有多场戏是在邓-小平生前居住的院里拍摄的,当时邓-小平的几名子女也在现场观看拍摄,并给出了不少建议。
为了更真实还原当年的历史,制片方还按照邓家原址以1:1.25的比例进行还原打造场景,道具和布局,以逼真地反映当年的景象和氛围。为了保证该剧的权威性,剧本创作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派出专家、学者担任指导,并提供大量文献资料。
邓榕说:“这部电视剧展现的是一个时代,希望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电视剧虽然以邓-小平的名字命名,但描写的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共同的光辉形象,他们是共和国新时期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开创者,值得大家铭记和歌颂。”
辗转多地取景拍摄效果获得家属认同
据摄制组制片人高成生介绍,为拍好这部电视剧,剧组辗转各地取景,力求高质量完成拍摄任务。
这部戏的拍摄周期是112天,后期制作则花费7个月时间,直到昨天都还在修改,同时,送给各级领导审查的光盘超过一万张”。高成生说,在拍摄这部戏之前大家也曾怀疑,这样拍摄行不行,人物塑造能否获得观众的认可。不过,从现有的看片反馈来说,应该是成功的,“比如(邓-小平同志)家属们看第一集就说,哎,这就是我们家的老爷子。”
5日出席看片会的知名学者解玺璋在看完部分剧集后说,这部电视剧能够很好地唤起他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因为剧中用来表现邓-小平同志光辉一生的时间段正好也是那一代人的命运转折期,比如“恢复高考,如果没有这个政策,我大概还在做工人。”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邓-小平        马少骅        邓-小平是我国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
周恩来        刘劲       
国务院总理
华国锋        曾红生        ----
陈 云        谢 钢        ----
李先念        徐 平        ----
胡耀邦        李光复        ----
吴阶平        孙 淳        ----
郭沫若        舒耀宣        ----
习仲勋        张嘉译        ----
卓 琳        萨日娜        ----
方 毅        徐纯学        国务院副总理
谷 牧        江庚辰        ----
王 震        逯长恩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邓 林        王茜华        ----
邓朴方        朱宏嘉        ----
邓 楠        沈傲君        ----
叶剑英        张云立        元帅
邓 榕        何 琳        ----
< 上一页|1|2|3|下一页 >默认显示|全部显示
[3] [11-12]   
4分集剧情
编辑

分集查询
第1集 党内剧变多争端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7月6日朱德去世,随后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也去世了,这注定是不平凡,动荡的一年。邓-小平也被革职了,他和妻子在一起照顾瘫痪了的儿子邓朴方。朴方说要自己来,不想麻烦父亲,但是邓-小平却说自己试了水温的,擦起来舒服。邓-小平一边帮儿子擦身,一边和他聊起了他的工作,他的儿子是修电气的,朴方说自己是凭本事吃饭,邓-小平觉得很欣慰。擦完身子后,邓-小平问起妻子飞飞和毛毛还有兰兰去哪了,卓琳说她们出去了,邓-小平便要妻子等下跟他们讲最近有大事要发生,要他们尽量少出去。很多学生和民众开始游行,半夜贴大字报。青年田源演讲呼唤邓-小平出山,把居心叵测的江青赶出政治中心。群众们受他的感染救国情绪高涨,还唱起了国歌。这时有人来报信说有人来抓他们了,要他们赶紧走。群众们被疏散了,但是田源却不愿意离开,后来还是另一个青年建国把他拉走了。田源他们躲在一处避难,和燕子告诉他们是田伯伯要他们来的,现在他们已经上了清算名单了,现在中央内部斗争十分激烈,必然会有大的变动。田源气愤地站起来说自己要离开再也不回来了,建国却不愿意走了。田源便劝他要保存实力,最后建国答应去安徽,而田源决定去广州。燕子还塞了一笔钱给他们,要他们一路保重。毛毛,飞飞她们回来了,可是家中院子里全是解放军,毛毛想问,飞飞赶紧把她拉了进去,说先看看父亲。毛毛带来的消息是江青在政治局会议上再次兴风作浪,污蔑叶帅包庇邓-小平,还要枪毙邓-小平。她们从马头那里得来的消息是叶帅一个人还在支撑,他也觉得最后决战的时刻到来了。顿时房里的气氛变得很紧张,邓-小平最后召开了家庭会议。在家庭会议中,邓-小平判断就在这几天党内要出现大的变局,全家都要做好出大事的打算。飞飞认为大不了最差就回农村去,邓-小平对飞飞的觉悟很赞同,他说毛主席还在世的时候就说过四人帮把他当做眼中钉肉中刺,自己已经被打倒了三次,再来一次就是掉脑袋了。但是家人们都很团结,纷纷表示会坚持。邓-小平很欣慰,家庭会议散会了。
第2集 平息四人帮国家重安定
  经过一番激烈的党内斗争,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终于被粉碎了,全国上下都笼罩在喜庆的气氛中。然而农民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广大的农民生活还是十分贫苦,吃不饱穿不暖,物资极其匮乏。刘金锁自感责任重大,然而自己却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连农民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他觉得自己特别对不起农民。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刘金锁毅然辞去自己职务,踏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在广州,失意的刘金锁遇见了之前的热血青年田源。田源空有一身抱负却因为党内斗争而只能告别建国燕子等一众好友,来到广州躲避政治迫害。两人一见如故,谈起理想,谈起中国的未来,在迷茫和赤诚的爱国之心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后,刘金锁和田源又遇到了另外一个志同道合的女战友。女战友名叫吴怡茹,是一名上海女知青。吴怡茹看似一个弱女子,但是却十分有想法有魄力,当下三人决定一起行动。这三个人都是上了清扫名单的,随时都有可能被抓回去遭到迫害。党内斗争虽然结束,但是作恶分子势力强大帮手太多一时还没有完全清除。经过一番商量,吴怡茹提议趁着晚上人多混杂的时候三人跟着大部分的人群一起逃出去,他们管这叫做“扑网”。吴怡茹的提议得到了两人的赞同,三人开始等着晚上行动。但是事情进展得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中央的反动份子派出了很多人来追捕这三个人,尽管事先做了详密的计划,最后还是只有吴怡茹一人逃了出去,其余的两个人不幸被捕。过了一段时间,“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公布了,那时已经到了1976年10月21日。这一天,北京群众集会庆祝,一派祥和繁荣景象,似乎“四人帮”给中国带来的阴霾终于散去了。王秘书特地给邓-小平一家送来了螃蟹。邓-小平一家一边吃着螃蟹一边谈论起国家大事来。王秘书试探着向邓-小平透露了现在外面都在讨论是否撤销之前强加在他身上的罪名,让他重新出来组织工作。邓-小平却说,这一切都要听从中央的安排,自己无条件服从党组织。
第3集 小平病发住院
  全国都在庆祝四人帮被粉碎了,田伯伯也跟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战友商量着要请老同学曹慧他们一起来吃饭。老夏把自己珍藏了多年的老酒也拿了出来,大家一边吃着螃蟹,一边为祖国灿烂的未来而高兴。老夏要老同学把那天抓四人帮的场景再讲一次,当天晚上多亏了叶帅等老领导的当机立断,说着说着大家又问起了小平同志。虽然大家都希望小平同志出来工作,但是党内当时对于小平同志还是褒贬不一,所以小平同志出来工作还是有很大的阻力的。老夏在席间力挺小平同志,曹慧却认为他质疑党的决定,两人吵了起来,曹慧赌气离开了,大家不欢而散。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要刘鑫转交给党中央,但是过了不久他却突发疾病了。大家都紧张地在外面等着,医生却把卓琳单独叫到了外面,她告诉大家首长得了严重的前列腺炎要马上治疗,但是上面的意思却是现在还不能去医院只能在家治疗。毛毛表示自己学医的能够帮忙,其他人也表示可以在自己身上练针。建红和建国带着刘妈回到北京,原来给小平同志看病的就是老夏的妻子。刘妈的儿子跑了她的身体又不好便过来看病,燕子和都出来和刘妈他们打招呼。大家正高兴地聊着天,一阵口琴声想起,大家纷纷望过去,原来田源也回来了。田伯伯和田源父子相见,田源抱住了父亲,田父也流下了泪水。小平同志的病并不见好转,在家治疗已经行不通了。经过清空和对医护人员保密工作的教育后,小平同志终于住进了医院,因为他还处在政治隔离状态,他连下楼晒晒太阳都是不合适的。医生们一直在讨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因为邓-小平的年龄确实很大了。最后经过商量并上报了中央,邓-小平在家人的陪同下进了手术室,在进手术室之前,卓琳握住丈夫的手,要他一定要挺住,全家人都会在外面等着他。手术很成功,邓-小平身体也渐渐恢复了。余秋里来看邓-小平,同时还表达了大家都很希望他再出来工作的想法。老夏跟老田聊天时,老田表示中国需要一个管经济的人,这个人只能是邓-小平,没有邓-小平中国的经济就没办法了。老夏很赞同他的看法,老田说自己是邓-小平的老部下了,但是现在自己连他好不好都不知道,这时高医生进来了,她告诉丈夫和老田说小平同志要见他,听他讲讲现在的情况。
第4集 中央再出左倾错误
  老田见了邓-小平同志,两人聊得很融洽。田源和建国回北京后立刻开始了活动,他们贴了一张写着“四五要平反,小平要出山”的大字报,结果刚一贴出来,建国就被抓走了。高医生知道儿子被抓走后很伤心,老夏安慰妻子说事情已经成了这个样子了,建国一定会没事的,要她不要担心了。田源在家和父亲说起田源的事情,曹慧说中央没有做错,田源听了就不高兴便出门了。身体渐渐康复的邓-小平和孙女一起做健康操,这时他听到广播里说道中央作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指示,便知道中央又再一次地出现了左的错误,他愣了一下。这时邓夫人卓琳从屋里走了出来,她安慰小平说一定会过去的,他一定有机会再出山来为党效力的。晚上田源听到一阵敲门声,他一打开门发现是自己以前认识的好朋友金锁。金锁说自己是来找妈妈的,自己以前为了躲避政治迫害逃跑了。田源便反应过来原来金锁就是刘妈的儿子,他赶紧把金锁带进来。中央左的错误还在继续,小平同志给中央写信希望中央能够正视现在的国情调整错误的方针。建国终于被放回来了,大家赶紧迎出来,高医生甚至都喜极而泣了。燕子给建国送上了水,建国拂去了她脸上的泪水,要她不要难过了,自己很好。回来告诉姐姐说门口来了几个唱戏的,金锁听了这熟悉的声音赶紧冲出去,是二妞儿。他问二妞儿是怎么来的,二妞儿说自己是一路要饭要过来的。看着二妞儿和苏大爷狼吞虎咽的样子,大家心里都很不是滋味。苏大爷说生产队的人早就都跑了,他还说现在大家就都看着他们了。听了这话金锁很难过觉得难道共产党还不上以前的封建社会了吗。老田和田源吃饭,两人谈起了田源的婚姻大事, 老田跟儿子讲他对于他的配偶就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和他有共同语言。建红和金锁走了,建红给母亲留了一封信,说她和金锁去努力了,为了拔掉中国的穷根,高医生看了女儿的信觉得感动又无奈。邓-小平和卓琳去见了叶帅庆祝他的八十岁生日,其他的很多老战友也来了,大家一起为叶帅庆祝生日。在席间,叶帅和很多其他的领导人还沉浸在过去的错误方针中很无奈。邓-小平意识到只有把教育抓好才能振兴中国,便开始主抓教育工作。
第5集小平复出创建国防科大
  老田和前妻曹慧见面,老田跟前妻道歉,曹慧告诉他邓-小平会在十届三中全会上讲话,此后正式复出。老田是邓-小平的老部下,邓-小平复出了,那他的政治问题也就解决了。老田很支持邓-小平,但是曹慧和他政见不和,她觉得邓-小平在和中央的政策反着干,还警告老田不要和邓-小平走得太近。老田却只想跟着小平同志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两人又再一次不欢而散。  几辆轿车驶进米良库胡同五号院,这时中央给邓-小平同志和他的家人安排的新住处。邓-小平的孙女眠眠很喜欢这里,她还想着要在池塘里养金鱼呢。院子里有两颗百年老松树,大家都沉浸在平反的喜悦中,邓-小平站在松树下看着笑得一脸灿烂的妻子卓琳,不禁想起了年轻时两人的爱情往事。那是1939年的秋天,在邓发的撮合下他对穿白衣服的活泼的卓琳一见钟情。出身名门而且自己也很优秀的卓琳深深地吸引着邓-小平,他主动接近卓琳,和他讲自己留学的经历。卓琳也被幽默风趣的邓-小平吸引了,两人在革命战友的见证下喜结连理。邓-小平想到这么多年卓琳的陪伴和对自己的照顾很是感动便抱住了卓琳,他跟儿女们说自己爱他们的母亲,爱这个家,也爱着他们,这一幕也被相机永远地记录了下来。  为了更快地投入工作赢得大家的信任,邓-小平认真地准备在十届三中全会上的发言,他要向大家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是错误的,这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错误认识。开会的那天,邓-小平还跟大家提出要忠于党,不能有私心和杂念,至此,邓-小平在中央的一切职务得以恢复。经历了三起三落的邓-小平再一次走向了党的领导地位。  邓-小平认为教育和军队这两个最重要的要素应该结合起来,他便开始筹划着要在湖南长沙办一个军事学校,这就是国防科大。因为生源问题,邓-小平发现恢复考试很重要,现在很多高校都处于半瘫痪的状态,很多教授知识分子还没有得到平反,这些文革遗留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邓-小平便开始首抓这些事情,因为教育是一个根本事业,现代化需要人才。
第6集老知识分子平反惹争议
  邓-小平特意去看足球队的队员,他对裁判在球场上的黑哨表示不满,说要公平地比赛。想了想他又提出要送几名裁判去德国学习,中国也需要国际裁判。香港代表霍英东对于小平同志这么重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很感动,邓-小平还跟大家讲起了自己在留学的时候对足球的热爱,他认为体育也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象征,也是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邓-小平还亲自去看了足球比赛,青年们都在台下欢呼,霍英东感叹道这就是不可阻挡的人心。  科教工作在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和监督下如火如荼地开展,邓-小平点了一批在文革中被打为反革命但的确很有才干的知识分子来挑起大梁。这个举动在党内引起了哗然,大家纷纷觉得这是不是要为文革中的案子翻案,这不就是在批评毛主席吗?邓-小平知道后,他对于党内的迂腐思想很无奈,但是他还是顶住了压力坚持要这些知识分子来顶大梁,不仅这样,他还要帮他们平反,还要提高他们的待遇。  老田和老夏也已经恢复了自己的工作,两人都开始积极投身党的事业。老田去按照邓-小平的 指示去专门接同济大学的李国豪教授去开会,虽然有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和支持,但是老田的工作开展得并不是那么顺利。李国豪教授被押到南京了,他只得远赴南京去见他。教授听了很是激动,他一个劲地请求老田跟上面说能不能不要限制自己的时间,让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事业中。老田很感动,尽管受了多年的政治迫害,这些老知识分子还是保留了一份对党对国家的赤子之心。  邓-小平把各位教授权威召集在一起开会,邓-小平亲切地和大家问好,还让大家不要顾及,大胆地对教育事业的规划提出建议。有位老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年轻的学者,这是中国新一代的希望。邓-小平还把学者们推荐的一些年轻人的名单交给了老田,要他把这些人召集起来一起搞科研工作。
第7集恢复高考田源紧张备考
  很多教授在会议上对“两个估计”提出了批判,邓-小平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自己要在中央经过讨论商量后才能给予他们答复。邓-小平陈恳的态度让在场的每一位教授学者都动容,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座谈会已经开了三天了,大家都提出了很多问题,邓-小平又再一次提出要重点讨论科学教育问题。  这时招生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有人提出很多人虽然没有读过高中但是已经具备了高中文化,却因此丧失了高考的机会,国家流失了大批人才。邓-小平便决定取消高考资格限制,但是又有一个问题摆了出来,那就是恢复高考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宁可推迟两个月,今年也要恢复高考。邓-小平向大家保证今年一定会恢复高考。  田源要去云南了,曹慧特意来跟儿子收拾东西和送行,田源趁机跟母亲提出要她和父亲复婚,曹慧只是笑笑也没有说什么。邓-小平在会议室提出,在教育中要摆正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对于知识分子总体上是肯定的,打击知识分子都是四人帮整出来的事。  他跟专家们说自己以前是打算过几年再恢复高考的,但是经过这几天和专家们的讨论,他认识到恢复高考的重要性,正式决定就在今年恢复高考。  曹慧和老田在北京香格里拉请田源吃饭,老田高兴地告诉前妻和儿子,田源不用走了,留下来复习功课,因为今年就会恢复高考。曹慧不信,因为已经八月份了,老田说邓-小平同志说推迟两个月高考,高校也推迟两个月开学,田源很激动,说自己一定好好复习一定好好高考。  田源饭都不吃了,兴冲冲地冲回家告诉建红建国他们恢复高考的事情,大家都很高兴。曹慧看着儿子这么兴冲冲的样子,总有种预感担心儿子又会闯祸,老田安慰她说田源已经长大了,自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第8集高考取消应届限制
  老何从大院子搬走了,田志远忙着搬家把房子腾给老夏,恢复文革前的格局,前妻曹慧过来帮忙,两人又因为政见不和有些不愉快。这时燕子和父亲来了,缓和了气氛。邓-小平给了老田一份报告,是有关四人帮如何篡改毛泽东思想的。  老田搬家的时候曹慧过来帮忙,老夏劝他俩干脆借着搬家把婚给复了。刚好收音机里传来那天老田看到的报道,老夏觉得最近喜事格外多,曹慧说不能高兴太早因为这次高考只能是应届生,这时妹子赶紧补充说他们学校好多高三的还比不上她这个高一的呢。  田志远晚上问田源他们的问卷调查做得怎么样,因为这关系到高考的生源问题,田源拍着胸脯说开展得很顺利,要父亲尽管放心。因为采纳了众多专家和田志远做的调查,邓-小平跟其他领导人谈起恢复高考的细节问题,他要田志远跟大家谈谈自己的见解。  田志远提出现在很多应届生的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应该要面向全国招生考试,包括那些下乡的青年。但是有人马上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第一是时间不够,第二这牵扯到了毛主席提出的知识青年下乡接受教育的政策。不过也还是有很多人支持老田,一时间争论不休。  邓-小平向丁肇中提出可以派人去其实验室学习,这样可以更快地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丁肇中答应了。因为丁肇中对美国很熟悉,邓-小平便又询问了美国的教育制度,听了丁肇中的介绍后他颇有感触。最后在邓-小平的努力下,高考终于恢复了,而且这一届的高考是面向所有的学生,没有应届生的限制。  高考恢复了,很多学生都蜂拥而至地到新华书店买课本,但是库存不足少量的书很快一扫而光,很多学生都没有买到书。田源等学生都很着急,同学们就只好相互借着看,或是抄课本,尽管情况恶劣,同学们高考的热情仍然很高。  时间很快过去,高考的那一天很快就会来临了,田源建国他们坐上了去陕北的火车。建红把哥哥寄过来的复习资料给金锁,金锁却说自己不参加高考,建红却坚持要他参加,最后金锁答应了。
第9集教科书改革提上议程
  高医生在聚会的时候问老田和曹慧什么时候复婚,老田说等到田源高考完了再复婚,大家都很高兴。老夏看的课本发现课本存在很大的问题,教科书上片面地把资本主义国家丑化得不成样子,老夏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便拿着课本去找老田商量。老田听了老夏的一番言论和解释也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便决定要把这个问题反映给邓-小平。邓-小平在开会的时候,跟大家提了这件事情,要重新修改教科书,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要让教科书跟上时代的潮流。新编教科书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老夏便组织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中。老田劝他也要悠着点注意休息,老夏却觉得时间紧迫。  老夏觉得现在的教材政治性太明显,需要召集最优秀的专家来编写教材。邓-小平接受了他的建议,认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虽然召集那些专家很有难度但是邓-小平还是要部下克服一切困难,还批转了一份报告给外交部,从国外购进一批先进材料来作为编写教科书的重要内容。因为夏默最熟悉这件工作,这个重任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买国外教材需要一大笔外汇,邓-小平便特意到了中南海请求批示十万美金。虽然很困难但是邓-小平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解决了这个大困难。老夏正式开始了工作,经过前期调查得知国外资料非常丰富,而且购买渠道也很丰富,只是有一个难题,那就是资料太多难以筛选。外交部黄部长便提出要夏默带着专家直接去外国购买资料,而且这已经得到了邓-小平的批准。  田源又收到了一批复习材料,他大方地把资料借给那些其他要高考的知青看。田源把资料给大州和杜鹃看,但是大州和杜鹃却觉得自己不想高考了。田源开导他们说高考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他们可以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只有参加高考,他们才能有美好的未来。杜鹃和大州被他说动了,还是决定参加高考。这时生产大队的队长找田源和大州,队长很生气,认为他们忙着学习结果耽误了生产,出勤率最近明显低了好多。队长狠狠地批评了他们,知青们的高考路越来越坎坷了。
第10集知青高考报名多坎坷
  高考报名开始了,建国没有报上。很多报上的下放青年都无比高兴在路上高歌欢呼,建国格外失落,好朋友看出他情绪不对便安慰他自己虽然报上名了但是这次高考的人这么多,也不一定能考上。建国说自己没事,却一个人偷偷跑到山坡上坐着,这时好朋友给他送来一封信是新华社给他送来的,建国看着看着就笑了,问他他还卖了个关子。而田源这个农场的高考报名更加不顺利,很多知青拿着报名表找场长签字。场长却百般刁难,觉得他们破坏了生产坚决不给他们签字。田源不满和他讲道理,最后场长甩出狠话说就是拿枪指着自己的脑袋都不会给他们报名的。  建国给田源打电话问他报上名了没有,田源说他们这儿的知青都被场长卡住了。建国便告诉他自己也被卡住了但是自己后来去县城直接报的名,还要他先别跟领导闹翻,直接偷偷去报名就可以了。原来这是邓-小平的新政策今年高考报名不需要经过单位的同意,田源便带着知青们去县城报名了。报名的地方还有带着孩子的知青,田源他们正报着名场长就来了,但是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政府文件规定报名自愿择优录取,不需要单位同意。场长灰溜溜地走了,田源和他的知青朋友们都报上名了。在安徽凤阳县,建红和金锁也报名了。  高考终于开始了,无数学子都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考场,这其中不乏那些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人。上午考完了建红跟金锁对答案,结果一对发现自己错了很多,金锁安慰她要她下午好好考。说着说着金锁的胃就开始疼起来了,虽然他极力不让建红看出来,但是心细的建红还是看出了他的不对头。建红拿出苏打饼干,告诉金锁吃这个对胃好。燕子到夏家来问建红建国的消息,她也知道没有什么新消息但就是心里放不下。老夏的心态却很好,这时曹慧也来打探消息了,她很奇怪没有看到老田。老夏告诉她老田跟着邓-小平同志工作去了,曹慧说田源连个电话都没有,自己心里急死了。老夏便要她放宽心,这个时候急也没有用。  老田跟邓-小平同志反映高考情况,总体情况还不错但是也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邓-小平同志一一询问了,很是关心考试情况。
第11集田源作文惹争议
  田源高考的作文对文革和党做得不对的地方提出了批评,老师在判卷的时候有了争议,有的老师觉得应该直接给零分,有的却觉得可以酌情给分,一时间 商定不了。有的老师便提出先判定零分,等商议完了再最后定夺。邓-小平同志听了有关高考的消息,提出因为这次匆忙,下一次一定要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出卷。  广播里播报了一篇高考优秀作文,其他知青听了都觉得是建国的,建国说不是自己的。这时又有人问建国有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邻村的大唐已经收到了, 建国说没有。云南这时又陆陆续续地有知青的录取通知书送来了,但是田源的通知书也没有了来,他和大州默默地离开欢呼的人群站在外面,他们决定去县城的录取通知 地看看情况。那里有很多人都在排队,有的人没有考上痛哭流涕。田源一查自己是高分但是政审却没有过,他曾经被拘留过,所以他的情况已经被报上 去了。因为田源是县里的高分,所以县里在为他做最后的争取,但是他也要做好两手准备。  田源和大州也去他们那边县上查成绩,田源得到的结果是分不够,田源要求查分,但是工作人员却告知他今年不能查分。田源很着急,后面的同学又在催 他,这时主任来了,他问了事情的经过,看了田源的名字,就把他带到了办公室。主任告诉田源他主要是作文的问题,体现了阶级立场做了零分处理,但是也不是完 全没有希望。田源的考卷争议挺大,已经交到上面了,就看上面怎么办了。田源很失落准备去昆明,他要大州自己先去查成绩,大州不放心他便跟着他一起走了。  建国从县城回来后就一直很沉默,大家都纷纷猜测这一定与录取有关。建红收到了安徽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很高兴赶紧回去跟刘妈报喜,刘妈也为她 高兴。建红给金锁收拾被子的时候发现他藏着的试卷,金锁没有考完试就离开了考场。高医生跟老夏讲起孩子们的事情,一喜一忧,说着建国高医生忍不住哭了起 来,老夏安慰她要她不要担心。邓-小平同志看了几个老干部给他递上来的信,信大多与高考中很多学生因为政治审查问题而没有被录取。邓-小平便召开了小会,邓小 平听了大家的反应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听了田源的案例觉得很气愤,他认为我们要对考生的前程负责,便要教育部的人复议这些录取有问题的学生。
第12集建国考上北大田源怒撕通知书
  老田到老夏家准备和他们喝一杯,老夏说妻子正在为建国的事情而担忧,这时机不对啊。老田赶紧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邓-小平同志发话了,建国的政审 问题解决了。老夏和妻子都很高兴,直呼建国遇到贵人了。建国在打石场从广播里听到消息,他被北大录取了,他的录取通知书来了。建国不敢相信,旁边的人都喊 他要他赶紧去拿,建国这才反应过来。建国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很兴奋地冲到山顶上对着山谷大喊,他简直难以置信,他太高兴了。他对邓-小平和祖国充满了感激, 暗暗许下自己一定好好报答他们。  田源在出走四天后也回来了,他看上去好像恢复了平时的自信。全国录取已经结束了,大州觉得他和田源都没有什么希望了,大州还问他今年还报名吗? 正聊着就有人告诉他招生办给他到了电话,田源赶紧兴冲冲地冲过去。田源的高考试卷几经周转改成了高分,他终于被录取了,田源激动地握住了主任的手。但是当 他打开通知书的时候发现不是自己之前报的北大历史系,而是师专录取了他。田源问主任,主任跟他解释北大这样的学校招生名额早就满了,所以他能上师专已经很 不错了。田源撕掉了录取通知书,说这个大学他不上了。  建国回到家,他把通知书给家人看,家人都很激动。从母亲口中他知道了田源的事情,老夏要他去看看田志远,安慰安慰他和曹慧,还要好好感谢老田, 老田为了他的事情出了很多力。建国便带着燕子去看老田和曹慧,从建国口里他们大概知道了田源的事情,曹慧和田志远意见不一样,两人言语上起了争执,气氛一 下子冷了下来。燕子和建国见势便离开了,老田举起手来要打曹慧,但是忍了忍还是没有下手摔门而去。  学校开学了,很多新生都满怀希望地走进了大学,这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在开学典礼上,经济学教授陈岱孙教授给新生致辞,他要学生们荡漾在 知识的海洋里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接下来就是新生上台发言,这其中有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也有很小的小年轻,有下放的知青,还有一对夫妻。轮到建 国的时候,他简单地介绍了自己,他希望自己能和在座的每位同学成为朋友。
分页查看剧情
5音乐原声
编辑

基本信息

《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是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片尾曲,由孙楠演唱。
作词:朱海
作曲 :王黎光
演唱:孙楠
歌曲歌词

读着时间 即来的春天
主题曲《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
主题曲《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
花儿漫过
无边的原野
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
在这生命怒放的季节
走过冬天的人
渴望温暖
是你打开家门
向未来跨越
自由的空气
是那样新鲜
我的人生和山河一起
改变
你老了
祖国年轻了
用你的身躯
挺起强大的世界
无论潮起潮落
无论花开花谢
自信在风云变幻
之间
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
在这生命怒放的季节
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
我的人生和山河一起
改变[13]
6幕后花絮
编辑

制片人、导演到演员 川人剧中担“大纲”

据四川新闻网记者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
了解,《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制片人高成生、导演吴子牛,以及“副线”故事中的女演员高珑珂,都是地道四川人。四川新闻网记者在采访制片人高成生时,他一听说是来自家乡的媒体,就热情地用四川话与四川新闻网记者聊起了天。他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主演马少骅是贵州人,虽然贵州话和四川话非常相近,但是在有些单字的发音上,还是有细微差别。为了能将一口乡音的邓-小平演绎得更加活灵活现,马少骅经常向剧组里两位地道四川人——高成生和吴子牛,“讨教”四川话。在两位“专业四川话培训教练”的“调教”下,剧中马少骅所说的四川话,相当标准,让初次看片的四川新闻网记者差点误以为马少骅就是地道的四川人。
除了导演和制片人两位四川人之外,剧中“副线”故事里,戏份颇重的女演员高珑珂,是一个成都姑娘;无独有偶,另一位饰演老干部的演员是曾经在成都军区艺术团工作过30余年的老戏骨。
 
为求一句四川话请川籍演员“打飞的”来

导演吴子牛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
者采访时说,为了力求细节真实,获得众多四川观众的认可,有一次,为了一句台词,他们不惜专门从外地邀请四川演员前来“救场”.。
“有一场戏,需要一位四川老太太和邓-小平对话,为了呈现最原汁原味的状态,我们专门邀请了在外地工作的四川人艺老演员,在《金婚》中饰演过张国立母亲的王彩平出演,这是我们对四川观众的诚意。”吴子牛说。
同样的细节,发生在一场邓-小平来成都菜市场视察的戏中。剧中邓-小平和一位卖肉的摊贩用四川话闲话家常,可是饰演卖肉摊贩的男演员却满口重庆话,细心的导演一听就觉得不对劲,于是在后期制作时,专门请来了成都配音演员为其配音。
由于导演吴子牛自己是四川人,而邓-小平也是一口四川话,所以剧中所有演员的四川话发音,整个剧组都格外重视,在后期制作时,还专门邀请了来自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曾经为《让子弹飞》中周润发配音的配音演员宣晓鸣担任配音导演。
 
有趣花絮揭秘

在采访过程中,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剧组方面了解到了不少幕后花絮,从这些有趣的细节,可以看出整个《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组的诚意。
花絮一:
为让嘴不“冒白气” 冬天吃冰棍
演员印小天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电视剧第一集中,有一幕演的是瓢泼大雨中,热血青年田源和夏建国张贴“邓-小平,你在那里”大字报的戏。这幕戏拍摄时间在11月底,在洒水车制造的“大雨”中,主演印小天和杨铮的衣服、头发很快就结成冰柱。但为了拍摄效果,两人还得吃冰棍、喝冰水,以保障说话时不会出现哈气冒“白烟”的情况。
花絮二:
苦等六小时的“涮羊肉”锅
剧中演员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为了逼真地还原历史,剧中所使用的道具几乎都是真实的。在一场夏建国招待云南知青的戏中,为了等一支老北京涮羊肉火锅的“锅”,所有演员在拍摄场地等了6个小时。只为了等道具组搞定一口具有那个时代造型特色的锅。
花絮三:
马少骅增肥抽烟样样来
为了更加接近邓-小平,马少骅在确定出演到开机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关掉手机和电视,除了研读邓-小平相关资料和纪录片,就是增肥。一个多月时间增肥20多斤。而众所周知,邓-小平喜爱抽烟,为了饰演这个角色,戒烟多年的马少骅硬是再次“戒烟失败”。
花絮四:
孙楠零片酬献声片尾曲
除了张嘉译零片酬出演这部电视剧外。免费为这部电视剧出力的,还有孙楠。导演吴子牛透露,孙楠为电视剧演唱的片尾曲同样是零报酬。[14]
7相关
编辑

本剧是中国内地影视剧作品首现胡耀邦、华国锋。[15-16]   
张嘉译零片酬出演习仲勋。[17-18]   
于笑诠释热血知青
8收视率
编辑

以下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在CSM50城中的收视情况。
日期        集数        收视率        同时段排名
2014-08-08        1-2        1.735        全国第1名
2014-08-11        3-4        1.995        全国第1名
9相关评价
编辑

环球社评:《邓-小平》剧还原华国锋等值得称道[19]
48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开播,立刻受到热议。片子全景式再现了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中国全面改革开放这八年中的中国政治历程,除了邓-小平作为主角,片中出现华国锋等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述了官方银屏从未直接展示过的一些细节。这让很多观众感到惊喜。
这部片子对“脱敏”有突出贡献,成为舆论的强烈印象。至于这样的“脱敏”尺度是否令人满意,以及这些“脱敏”是否足够恰当,价值观不同的人自然会有延伸性争论,但这些争论并不损害片子影响的高度正面性。
谈新中国的历史,一直有一些敏感的“禁区”。在整个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里,禁区就更多一些。究其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谐,共识不足时,回避分歧就成了最常用的选择。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体制根源,但不全是。
问题在于,社会多元化和互联网推动的全球化在将中国政治话语的一个个“禁区”团团围住,这些禁区通常只能在官方舆论场上得到维持,民间的实际舆论拥有众多渠道,禁区成了似有似无的东西。
近年来,中国新的话语禁区明显减少,但依然有一些。老的禁区打破了不少,但也有一些“维持了现状”。我们认为这一大方向是积极的,《邓》这部片子是其中有标志性意义的进展。
最重要的或许是,要尽量减少话语禁区,这已成为执政力量和主流社会的共识。用限制人们谈论敏感话题来推动社会治理,这只能是不得已时的权宜之计,而不能作为常规性手段使用,管理者们对此都已清楚。
为打破那些仍存在的话语禁区,需要一些条件。它们包括,公开谈论那些敏感事件和人物不会导致社会意识形态的剧烈混乱,也不会导致尖锐的政治猜测或冲突。此外,开放这些讨论不能消耗国家的过多注意力,更不能加剧不同人群之间的分裂。
然而每一个敏感话题的超越,还是需要魄力。社会技术力量的进步对开放敏感话题形成倒逼,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像薄熙来、周永康被查处过程,舆论在事情尚有不确定性时就积极参与进来,恐怕就是合力造成的。
回过头看我们会发现,每一个敏感话题的公开,都对国家稳定最终形成积极影响。这些开放逐渐积累了社会的承受力,突发事件不再像过去那样震撼,中国“什么都发生”,人们“什么都议论”,但社会稳定在表面无序中形成了韧性。
这些经验告诉我们,今后要尽可能避免新话语禁区的形成。每一个新话语禁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堰塞湖”,它今天封堵得越严密,就有可能积累出一些相应的负面作用。
对于已有的话语禁区,应当看到,围绕它们的某种“堰塞湖”已经形成,它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些逐渐消解,实现话题开放的“软着陆”。有些可能要等更长时间,等到社会有了更多共识之后,再逐渐放开。应当说,这是中国全社会面临的考题,它不光是政府怎么做的事情。
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中国社会上,对这个社会的问题和消除它们的难度,都多少是明了的。一方面我们呼唤全面的改革,包括逐渐铲除导致话语禁区存在的那些文化和制度原因。另一方面我们应清楚,这样的改革既有其自身的独立性,也是全社会很多其他改革的集成过程。我们尽力而为,但决不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历史转折中的邓...(7张)

词条图片(7张)
1/1
参考资料
1.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平视伟人重温一个时代  .人民网 .2014-08-15 [引用日期2014-08-15] .
2.  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邓-小平?  .搜狐网 .2014-08-8 [引用日期2014-08-8] .
3.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广邀名人看片 三大亮点抢先看  .中国日报中文网 .2014-08-5 [引用日期2014-08-5] .
4.   邓榕告诉“邓-小平”饰演者:我爸爸走路手背朝前  .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4-08-7] .
5.  《邓-小平》电视剧播出的背后:送审光盘过万张  .凤凰网 .2014-08-12 [引用日期2014-08-13] .
6.  冷溶  .百度百科 .2006-10-12 [引用日期2014-08-17] .
7.  王东明  .百度百科 .2006-04-29 [引用日期2014-08-17] .
8.  两正部级官员冷溶、王东明担任《邓-小平》总顾问  .大公网 .2014-08-11 [引用日期2014-08-13] .
9.  红色电视剧的政治尺度  .搜狐网 .2014-8-11 [引用日期2014-08-13] .
10.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8日央视一套播出  .新华网 [引用日期2014-08-9] .
词条标签:
电视剧 , 邓-小平 , 现实主义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07: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那个年代:

中学照片两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沈阳数学竞赛两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徐恩惠老师第一次发现我的数学特长,并开始主要辅导我,减少辅导 后来的tieling副市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辽宁参赛全国八省市数学竞赛的前一天说让我们 玩一天 要忘了考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父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母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中学墙壁比屏幕上那些学校的好多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4-8-18 09: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yuxin 的帖子

你们数学竞赛组织的有模有样的,我们当年在二中补了十次课,然后就去11中参加考试。后来有一天,有个一起参加考试的同学在校门口遇到我,说我得奖了,然后给我一支钢笔说是奖励,就算完事了。
发表于 2014-8-18 17: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1977年~2012年)如下:
2013年05月03日15:25  来源:教育部网站
时间(年) 参加高考人数(万人) 录取人数(万人) 录取率(%)
1977         570         27         4.8
1978         610         40.2         7
1979         468         28         6.1
1980         333         28         8
1981         259         28         11
1982         187         32         17
1983         167         39         23
1984         164         48         29
1985         176         62         35
1986         191         57         30
1987         228         62         27
1988         272         67         25
1989         266         60         23
1990         283         61         22
1991         296         62         21
1992         303         75         25
1993         286         98         34
1994         251         90         36
1995         253         93         37
1996         241         97         40
1997         278         100         36
1998         320         108         34
1999         288         160         56
2000         375         221         59
2001         454         268         59
2002         510         320         63
2003         613         382         62
2004         729         447         61
2005         877         504         57
2006         950         546         57
2007         1010         566         56
2008         1050         599         57
2009         1020         629         62
2010         957         657         68.7
2011         933         675         72.3
2012         915         685         74.86
发表于 2014-8-18 23: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uesoft 的帖子

上面我们说的录取率是指占毕业生总数的比率,当时除了报考大学,还可以报考大专和中专。为了提高升学率,老师会劝看上去考不上大学的同学改报大专或中专,以此提高升学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