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37|回复: 38

[非伸手党]求问LBM湍流计算发展近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20: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晚上好,我也是做LBM方向的。在这里请教大家些问题,关于LBM湍流计算方面的,望不吝赐教。
我现有的代码只能计算homogeneous isotropic turbulence flow(匀质各向同性湍流流动),简单例子如附图所示,只能做最高Re = 400(泰勒雷诺数)左右的仿真。
手头上的项目是聚合体(agglomerate)在Re = 20,000左右的流场和流体动力(fluid dynamic force)的研究。
以前都是做些低雷诺数的LBM的研究工作,不知现今LBM的湍流计算有没有什么已经与实验验证过的比较成熟的方法?能提供些相关论文吗(名字和作者即可)?
非伸手党,版内的帖子都翻了一遍,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
1.jpg
发表于 2011-11-4 02: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问

但是离实用还太遥远
发表于 2011-11-4 04: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点不咋好听的。现在的绝大多数紊流研究都是有点自吹自擂,自我欣赏的味道。离实际应用还差的远。更成问题的是很多搞紊流的也不在乎实际应用。LBM则更是虚的多,实在的少。反正现在LBM在国内好搞钱,所以这方面很多的华人学者都回来了。

说的更直接点,如果想搞有用的,别玩LBM了。如果只是搞点研究经费,发点论文,甚至搞个杰出青年什么的,那就接着搞好了。

只是个人观点。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7: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通流 的帖子

这不没办法么,博士能不能毕业全指望这个呢。
昨天翻到篇文章,Yu-Hong Dong and Pierre Sagaut的“A study of time correlations in lattice Boltzmann-based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isotropic turbulence”
This paper combines large-eddy simulation(LES) with the LBM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ub-grid models on time correlations in decaying isotropic turbulence.
讲LES-LBM下的SGS模型,并与DNS-LBM和LES-NS做了些比较。
根据你的经验,这个东西靠谱吗?能解决塞式流(plug flow)和剪切流下的湍流(turbulent flow)问题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7: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通流 的帖子

我的项目不敢瞎搞啊,还有其它学校的做实验验证的。到时候数据对不上要出问题的。所以还是想找个比较成熟的方法,跟实际相差不远的,至少在量级上保持一致。
发表于 2011-11-4 22: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怎么知道紊流对你研究的东西那么重要呢?也许紊流不对,结果也很好。
这只是我的瞎猜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3: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通流 的帖子

我的项目是医学的一个项目,做颗粒分离方面的,所以单个颗粒上的流体动力对我来说很重要。但是颗粒越小,颗粒间的范德华力就特别高。所以提高流体动力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提高流速,由于医学上的原因,颗粒的大小是限定的。估算下来,需要Re = 20,000左右才能产生作用。LBM只能求解小于0.2马赫数的流场,得想个什么法子高精度的求解紊流才行,可是紊流的计算模型跟laminar flow又是两码事。所以现在很是有点纠结啊。
发表于 2011-11-4 23: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也许更合理的办法是合理选择流体,来减小(抵消)那些力。
发表于 2011-11-5 05: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通流 的帖子

LBM才不好搞钱哈,你看看国家863,973,哪个项目与LBM有关,LBM最多就是一些面上项目,本身限制。国内钱多的,要么是基础领域,要么是一些迫切需要突破的方向,能源与动力这块,新能源啊,节能减排什么的,这些才是好的TOPIC。
发表于 2011-11-5 06: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可能是因为,这个LBM在国外早就连工作都难找了。国内肯定是热过一阵。国外的LBM可能至少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9: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通流 的帖子

流体也是给定的,空气,做的是新型吸入器,要是水的话病人吸到肺里就呛到了。而且到肺部后会变成多相留,更麻烦。
发表于 2011-11-5 19: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样子要做DNS。不过,那些分子之间的力,也是要模拟的。如果小颗粒能够通过分子间的引力(也不一定是引力)变成大颗粒,应该更好吧。
发表于 2011-11-7 10: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上CFluid很慢,所以出现的次数少了,呵呵,,,

我记得,通流兄并不是搞LB的,对吧?说说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吧。

国外范畴太大。就我所在的美国的某个小范围,LBM不冷不热,正常状态,呵呵。

我也觉得国内比国外热一些,但却如前面wdlxmzd所说,搞LB是拿不到大项目的。
个人觉得,LB在国内被热衷,一来因为这个圈子华人多榜样的引导,二来因为LB看上去好像技术门槛很低。
或许几年后,国内搞LB的人们会逐渐少起来,但同时也锻炼筛选出了一批真正懂LB的人。
这只是一个事物正常的发展过程,我个人不觉得喜也不觉得悲。

再说,我一直觉得CFD是相通的,搞LBM的也不一定就只凭LB找工作,也不一定一辈子搞LB。
群里面的CFD高手屈昆老师,博士搞LB,但现在却基本在做FV。而我自己,先后搞过MD、LB、FVM和FDM,但以LB为主。
任何CFD方法都只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技术手段,各有侧重。
我的原则是,需要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呵呵。

[ 本帖最后由 wdlxmzd 于 2011-11-7 19:41 编辑 ]
发表于 2011-11-7 11: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lin027 于 2011-11-4 17:39 发表
这不没办法么,博士能不能毕业全指望这个呢。
昨天翻到篇文章,Yu-Hong Dong and Pierre Sagaut的“A study of time correlations in lattice Boltzmann-based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isotropic turbulence”
T ...


论坛里,xhbj在sagaut他们组。
我现在的组也做了很多年的颗粒悬浮流DNS,但他们之前是用FDM+谱方法搞的。我现在用LB做湍流DNS,也生物流体,但是单相。
发表于 2011-11-7 11: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lin027 于 2011-11-4 23:25 发表
我的项目是医学的一个项目,做颗粒分离方面的,所以单个颗粒上的流体动力对我来说很重要。但是颗粒越小,颗粒间的范德华力就特别高。所以提高流体动力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提高流速,由于医学上的原因,颗粒的大小是限定 ...



用LB做不可压缩湍流DNS的文章怎么也有几十篇吧,,,
做可压缩湍流的DNS,没见过相关文献。但LB已经可以做可压缩流动了,Ma在10以内(当然别考虑热化学反应)都没啥问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