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79|回复: 0

中国科大向世界一流大学快步迈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17 16: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中国科大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蓄积了向世界一流研究型“精品”大学冲刺的强劲势头。国家重点学科数由4个增至19个,增幅居全国高校之首;有11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5项成果7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新增8位“两院”院士。
    近年来,中国科大抢抓国家建设“211工程”、“985工程”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大工程”建设的历史机遇,提出了在2018年建校60周年前后建成“规模适度、质量优异、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中国科大按照“合理布局、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建设基地”的建设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集中优势资源,通过重点扶持、交叉融合、追踪凝练,打造了一批精品学科。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硕士点79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2002年公布的首次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中国科大参评的理学学科均居国内前列。
    一流水平的学科建设大大提升了该校的科研水平。近年来,该校以一支人数少、质量高的研究队伍承担或参与了大科学工程项目3项;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等600多项,年度科研经费从1998年的1.59亿元增至2002年的3.1亿元。5年来,共申请职务专利383件,授权职务专利156件,有9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在国际上发表科技论文及被引用情况保持在全国高校前列,人均发表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一。其中有高影响因子等级区域发表论文数连续位居全国高校首位。1996~2000年间,在纳米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数排名世界第二。
    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运行的主体是高层次人才。中国科大按照事业、感情、待遇和培养、使用、关爱并举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优惠政策,多渠道引进、培养和凝聚高层次高素质人才。近年来,该校招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5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8人。现有“两院”院士16人,教授487人。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45岁以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31.1%,继续保持“年轻人才较多”的优势。同时学校还启动实施了“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校内“百人计划”制度,一大批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迅速成长,一批学科的优秀团队已经形成。2001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遴选出的20个“创新研究群体”中,中国科大就有3个群体入选,入选数名列全国第一。
    为了保持持续创新活力,科大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在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先后与美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学术交流关系,邀请了300多人次的世界知名学者和专家教授来校参与教学、科研,派出教师1786人次,举办了42个国际学术会议。200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受聘为科大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12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受聘“大师讲座”,来校短期讲学或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是一流大学的根本任务。近年来,中国科大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确立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实施了“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注重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行“大学研究计划”和助研助教制度,开设探究式的研讨班,推行个性化学习计划,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建立了创新培养基地,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实施,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几年来,共完成大学生研究计划1107项,有60多名本科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有的学生获得了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和国家专利。在国内外科技竞赛活动中,该校学生共获得60多项奖励。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奖比例列国内高校前茅。
    刚刚结束的中国科大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未来15年一流大学建设的阶段性目标。目前,中国科大全体师生正满怀豪情,高举科学与技术的时代大旗,坚定不移地向世界一流研究型“精品”大学的目标迈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