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78|回复: 8

建议修改高考志愿填报和投档系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5 15: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湖南省高考志愿投档系统投档程序为:
1,按总分、语文、数学、外语降序排,取高者。这不利于科技创新,因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在数学,故建议升级该系统,改为如下投档程序:
2,按总分、数学、语文、外语降序排,取高者。
或者
3,按总分、数学、外语、语文降序排,取高者。
方案2、3的优点是可保证录取到数学较好的人,方案2保证与本民族沟通较顺利,方案3保证与外语国家沟通较顺利。

当然,以上建议都是枝节,科技创新的根本根源还在于破除垄断,发展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业精神,投身于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并让自己和他人享受自己的发明成果。但在垄断尚未彻底破除以前,上述修改方案有利于鼓励人人成为理工科人才,而不要鼓励成为文科人才。
发表于 2012-6-25 15: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怎么说也得排在外语之前,现在很多学生,写个邮件说个话都让人琢磨半天搞不懂啥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5: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的确使用很频繁。在国内大多数非出口型内资企业,语文比外语更重要。而且现在要制造满足内需,与本民族沟通会更多。
发表于 2012-6-25 15: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高考可以分为春季和秋季两次,免得有些考生因为意外错过考试。同时每年考两次也可以让考生从两次成绩中选最好的一次做入学成绩。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6: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2次高考也是可以的,主要是人太多,工作量太大。另外现在国家正在酝酿采用多次考试成绩取均值,减少发挥不正常。这些方案也有隐患,如高中学校的权威性、公正性,毕竟不如高考。
我的建议基本不增加工作量,只修改几个程序代码字段即可。

当然,真正的科技创新其实不是依靠一次考试,而是持之以恒的研究一个产品和项目,一直改进下去,使其完美。这不仅需要智商,也需要毅力和团队合作,像毅力、合作、口头沟通能力等现在缺乏通用的精确的考试卷子,很难测量,主要靠几十年的奋斗时间,让社会和历史环境来测量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6: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jinghua.cn/351/c/201206/21/n3749192.shtml
网友围观法国高考题  称“我们教育缺得太多”
   http://www.jinghua.cn  2012-06-21 08:16  来源:四川新闻网
    6月19日,学者许纪霖发表微博称:“据我在法国留学的博士生透露,今天是法国“高考”(BAC)的第一天,考试内容为“哲学”,总共4个小时,就一特定题目撰写论文。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法国有这么多的哲学家,而中国只能盛产应试者了。”此条微博引发大量网友热议,截至发稿已被转发11690次。(和讯网6月20日)

  据悉,哲学类题目分为文科卷、理科卷、经济社会科卷等。【题目节选】文科卷:1、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了什么?2、所有的信仰都是与理性相悖吗?理科卷:1、我们是否有追求真理的义务?2、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经济社会科卷:1、是否存在与生俱来的欲望?2、工作仅仅是为了有用吗?网友们评论说:“独立的思想就是这样培养的!”“我们的教育缺得太多!”

  很多网友认为,法国高考值得我国借鉴,他们主张发散性思维,比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强太多。

  @傲虎出山:我感觉这些题目与我国高考作文题或者有关文科考题没有什么区别,怎么就是开放性考题呢?有的人还由此引申说我国高考只能培养应试人才。我看没有那么玄乎。我倒是认为他们这些考题与社会生活比较接近,题目很有意思,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漫漫求索兮:这样的考题就是告诉我们:1、考题应该没有标准答案;2、人首先应该会思考,不然纵然读到博士也没用。

  @扬州年糕:考得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的见解,比我们死记硬背的考试有意义多了!

  但也有网友认为,“题目不错,但这种开放性主观题在不同阅卷老师那里可能得分不一样,未必比客观题公平!”(星宇)

  [他山之石]

  国外高考怎么考

  美国 平均两个月可以考一次

  美国高考叫SAT,基础课考三门:阅读、作文和数学。平均每两个月就可以考一次,费用45美元。只要交钱,不限次数。可以在几次考试成绩里挑选最高分数寄给报考学校。考试分数只是录取的一个方面,美国的大学不喜欢只会考试的书呆子。

  澳大利亚 看重平时成绩,避免偶然性

  澳大利亚是以学生高中两年的综合成绩加上一次地区的"全澳等级考试"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大学录取分,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标准。

  韩国 一考定终身,录取率50%

  韩国高考都是在12月举行,每年有数十万名考生参加考试,录取率只有50%,被形容为"比死刑还要残酷"。韩国多次想改变考试制度,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但"一考定终身"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日本 分两次进行,不分文理科

  日本高考要进行两次,第一次是全国统一考试,每年1月举行,不分文理科。第二次考试由各大学自行组织,时间为每年的2月和3月。考试形式也由各大学自行决定,有笔试、面试、小论文写作、实际操作等诸多形式。

  阿根廷 各大学自主举行入学考试

  阿根廷不存在统一的"高考",而是各个大学自主举行入学考试。入学考试科目根据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各有不同。
发表于 2012-6-25 16: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人多,工作量大的问题可以通过修改考试形式得到解决,比如TOEFL、GRE等考试都是每年多次,考试人数也非常多,阅卷工作量也非常大,但是在采用那种机器考试的情况下,工作量被大量转移给机器,所以实际上还是可以操作的。
发表于 2012-6-25 16: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高考时有考生迟到2分钟被拒绝入场,我觉得考试管理者严格按规则办是正确的,否则规则又将被摧毁。但是与其让这种意外事件影响一个考生一年的时间,不如给他机会让他再考一次。反正现在的学制就是分春秋两季,完全可以让考生自己决定春季入学还是秋季入学。入学后班级导师可以给他学习建议,攒够学分,完成毕业设计题目就可以毕业。这样比现在要灵活的多,毕竟教育是培养人为目的,体制上灵活点有何不可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8: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hneeb.cn/website/newsDoc/tbtj/2009111015518.html
我国高考公平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作者: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张和生)

                                ——来源:《教育测量与评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